小鵬汽車因涉及多起維權事件引發廣泛輿論關注,包括車輛動力下降和主動安全功能未觸發等問題。
2.田先生駕駛的小鵬G6在事故中未觸發AEB,小鵬汽車方面回應稱,AEB在面對逆行車輛時可能無法正常觸發。
3.除此之外,小鵬P7車主反映OTA升級后動力表現明顯下滑,小鵬汽車方面表示,車輛性能與OTA升級無直接關聯。
4.業內專家指出,智能駕駛系統在復雜路況下存在技術短板,建議車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感知覆蓋范圍和準確性。
正值“3·15”消費者權益日,小鵬汽車因涉及多起維權事件而引發廣泛輿論關注。《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部分車主針對小鵬汽車的動力輸出下降和主動安全功能未觸發等問題提出投訴,暴露出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上的爭議。
來自許昌的田先生投訴稱,2023年11月18日,他駕駛的小鵬G6與一輛逆向行駛的三輪車發生嚴重碰撞,導致雙方車輛均受損嚴重。田先生表示,事發時小鵬G6在具備變道和剎車條件的情況下,主動安全功能(AEB)未發出任何警報,也未采取緊急制動措施,仿佛系統“失靈”了一般。
而有媒體也報道稱,有車主反映其小鵬P7進行了一次OTA(Over-The-Air)升級后,動力表現出現明顯下滑。
對于P7動力下降的問題,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OTA升級導致動力輸出下降’的說法不屬實。車輛行駛時的最大功率與動力電池的使用狀態有關,系統會通過動態調整,確保動力電池處于最佳工作范圍。車輛性能受到綜合因素的影響,包括電量、溫度和安全策略等,這與OTA升級無直接關聯。”
至于田先生反映的G6未觸發警報的問題,該負責人坦言:“在小鵬汽車的隨車手冊中已明確指出,自動緊急制動功能(AEB)在面對逆行車輛時可能無法正常觸發。因此,在田先生的事故中,AEB未發揮作用屬于系統設計范圍之內。”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小鵬汽車接連曝出的多起維權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涉及的問題涵蓋車輛動力下降和主動安全系統失靈,不僅影響了用戶的駕駛體驗,更引發了對小鵬汽車產品質量和系統穩定性的質疑。
2024年11月18日,田先生駕駛的小鵬G6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車輛的主動安全系統未能及時作出反應,導致事故發生。
事故發生在當天早上7時47分。田先生駕駛小鵬G6在路口行駛時,一輛三輪車突然逆向駛入機動車道,與田先生的車輛相撞。然而,田先生表示,小鵬G6的主動安全系統在事故發生前未發出任何警報,也未進行自動制動。
必一運動官網
“當時我只是打了個噴嚏,瞬間分神了一下。但車輛的主動安全系統完全沒有反應,像是‘睡著了’一樣。”田先生質疑道。
事故認定書顯示,市民張某駕駛的三輪車在機動車道逆行,與田先生的小鵬G6相撞,造成兩車嚴重損毀。交警判定,田先生因“行經人行橫道未減速”承擔次要責任。
事故發生后,田先生對小鵬G6的主動安全系統提出置疑。他表示,車輛在具備剎車和避讓條件的情況下,系統卻未能采取任何措施,最終導致了事故發生。“我買這輛車就是因為它有L2級別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但關鍵時刻竟然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無獨有偶,2022年8月10日,一則新聞上了熱搜,寧波一小鵬汽車車主在高架行駛過程中,使用輔助駕駛功能時分神,與前方故障車輛碰撞,并撞上了下車放置錐筒的男子,發生嚴重車禍致人死亡。
彼時,負責該路段的寧波奉化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事故發生后已傳喚肇事車主,暫不能確認事故是否為LCC輔助駕駛功能造成的。”
針對兩年前這一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事件,寧波市奉化區交警大隊近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作出了回應:“事故當中涉及到具體的人和事,不方便對外公布。”在問及該事故是否由自動駕駛相關功能造成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原因不便透露。
此外,記者在車質網平臺上還發現了大量涉及小鵬P7和小鵬G6系統問題的投訴,問題集中在動力下降、續航不穩定以及主動安全系統失效等方面。
針對田先生提出的小鵬G6在事故中未觸發AEB的問題,小鵬汽車方面也作出了回應。
據介紹,2024年11月18日早晨7時47分,田先生駕駛的小鵬G6與一輛逆行的三輪車發生碰撞,造成車輛嚴重受損。根據事故認定書,田先生因“行經人行橫道未減速”承擔次要責任。田先生質疑,小鵬G6的AEB系統在具備制動和避讓條件的情況下未能正常觸發,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小鵬汽車方面對此解釋稱,事發時車輛處于手動駕駛狀態,AEB功能的適用條件已在用戶手冊中有詳細說明。換言之,AEB并非在所有情況下均能介入,尤其在特定復雜環境中可能存在觸發限制。
然而,田先生對這一解釋并不認同。他表示,自己在購車前已向銷售人員詳細咨詢過AEB功能,當時銷售人員宣稱小鵬的AEB系統是“業內最先進的”,優于華為的同類系統,具備自動避讓和更高的算法精度。然而,事故發生后,小鵬汽車方面未主動與其溝通,且仍以用戶手冊中的免責條款作為回應。田先生表示,若小鵬方面繼續回避責任,他計劃在2025年6月采取法律手段維權。
針對小鵬G6的AEB問題及新能源車主動安全系統的局限性,業內專家指出,這反映出當前智能駕駛系統在復雜路況下的技術短板。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部分新能源車的主動安全系統感知范圍存在局限,可能無法全面識別復雜環境下的潛在危險。尤其在逆行車輛、交叉路口及動態環境中,主動安全系統的感知和識別精度可能受干擾,進而導致誤判或漏判。此外,部分新能源車的主動安全系統在響應機制上存在延遲,無法及時實施制動或避讓措施。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詹軍豪也指出,田先生的事故暴露出小鵬汽車在主動安全系統技術方面的短板,若不及時改進,可能對品牌聲譽和市場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
“在感知方面,傳感器易受環境干擾,尤其在夜間、雨雪天氣或復雜路況下感知能力不足;在識別方面,當前算法對動態環境和特殊情況的判斷尚不精準;在響應方面,系統處理和執行速度仍存在延遲。”詹軍豪分析道。
詹軍豪建議,車企應加大研發投入,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提升感知覆蓋范圍和準確性;同時,通過算法優化,增強復雜場景的判斷能力;并結合云計算和邊緣計算技術,提高系統響應速度。
必一運動官網
“只有主動安全系統達到更高的智能化和精準度,才能在關鍵時刻真正保護駕駛者安全,樹立品牌安全可靠的形象,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詹軍豪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