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自動定位控制、可重復編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機。它們主要用于代替人工從事柔性生產環節,如搬運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以完成各種作業。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眾多行業加速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工業機器人成為企業恢復生產的關鍵工具。特別是在汽車制造、電子、金屬制品、塑料及化工產品等多個行業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工業機器人按功能可分為搬運機器人、加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噴涂機器人等。此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工業機器人,如激光加工機器人、真空機器人等,分別應用于激光加工、真空環境作業等特殊領域。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工業機器人已經從傳統的汽車制造、電子行業等領域擴展到食品加工、醫藥制造、物流倉儲等多個領域。
工業機器人產業可分為上游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游機器人整機制造和下游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等三大產業鏈環節。
上游:主要是構成機器人的主要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系統、減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及本體結構、傳感器等。這些零部件直接決定工業機器人的性能、可靠性和負荷能力。
中游:是工業機器人整機制造,主要技術體現在整機結構設計和加工工藝、運動學和動力學控制算法的開發以及針對行業和應用場景的編程環境和工藝包的開發。
下游:主要面向終端用戶及市場應用,包括系統集成、銷售代理、本地合作、工業機器人租賃、工業機器人培訓等第三方服務。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7%,遠高于家用機器人、公用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的占比。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發展,國內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正逐漸克服以往的短板,向更廣泛的應用領域拓展。
據MIR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4萬臺,同比增長約5%。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僅按照2024年上半年營收來看,機器人整機上市公司中排行前六的分別是匯川技術、埃斯頓、機器人、新時達、愛仕達及埃夫特。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7月工業機器人產量45528套,比去年同期增長19.7%;2024年1-7月累計產量311391套,比去年同期增長7.9%。
中國連續十一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23年中國正在運行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達到175.5萬臺,同比增長17%,預測2024年將達到214.3萬臺。
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加強規范管理和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如《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管理實施辦法(2024版)》《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等。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此外,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通過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土地支持等措施,鼓勵本地企業加大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工業機器人具備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產效率及安全性高等優勢。它們芄輝詬呶;肪誠倫饕擔と舜臃敝鼗蠐瀉奶辶投薪夥懦隼矗⒔餼齙鼻襖投倘蔽侍狻4送猓ひ禱魅嘶鼓芴岣呱屎筒分柿浚鑾科笠嫡寰赫
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國內外品牌紛紛加大布局力度。國際知名品牌如FANUC、KUKA、ABB、安川等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在中國市場,本土企業如埃斯頓、新松機器人、埃夫特等憑借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逐漸崛起,與國際品牌形成競爭態勢。
埃斯頓:擁有全系列工業機器人產品,覆蓋3-700kg負載,在汽車、光伏、鋰電池等多個行業打造智能制造標桿產線及工廠。
匯川技術:提供工業自動化核心部件及工業機器人產品,在泛3C、光伏、鋰電等行業實現大批量應用。
新松機器人: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產業,以通用機器人研發制造為基礎,在多個應用領域提供解決方案。
埃夫特: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整機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
埃斯頓作為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重點企業,其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6.52億元,同比增長19.87%;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18.80%。盡管歸母凈利潤有所下降,但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收入占營業收入的77.64%,顯示出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強勁實力。
技術創新與智能化升級: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融合,工業機器人將實現更加智能化、自主化的操作。
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工業機器人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如醫療、教育、娛樂等,特別是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產業鏈整合:上下游企業將進一步整合,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需求日益迫切。工業機器人在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市場前景廣闊。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核心廠商包括FANUC、KUKA、ABB、安川等,這些廠商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在中國市場,本土企業如埃斯頓、新松機器人等憑借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逐漸崛起,與國際品牌形成競爭態勢。市場份額方面,內資品牌市場份額迅速攀升,國產替代趨勢明顯。
市場接受度:盡管機器人具有諸多優勢,但部分企業和消費者對機器人的接受度仍不高。
人才短缺:機器人行業是高度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大且要求高,目前市場上機器人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較為突出。
未來,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技術的持續創新,工業機器人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 《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出爐:全球工業機器人突破四百萬大關,中國市場獨占鰲頭
? 2024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加速洗牌,內外資企業上演卡位大戰,誰將脫穎而出?
必一運動
? 新生力量擎動創新未來——2024 ABB杯智能技術創新大賽榜單揭曉
? 《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出爐:全球工業機器人突破四百萬大關,中國市場獨占鰲頭
? 施耐德電氣8.5億美元收購Motivair,進一步鞏固數據中心市場領先地位
必一運動
? 《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出爐:全球工業機器人突破四百萬大關,中國市場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