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本屆大會匯聚了超400位機器人領域專家、國際組織代表、知名科學家及企業家,16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行業領軍企業參展,60余款新品首發,是機器人產業聲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會議。
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攜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全系列于本次大會集體亮相,并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現場展示了多項具身智能產品和具身智能技術,讓公眾近距離感受到高科技的無限魅力。同時,“天工”還成為了本次大會開幕式的“重磅嘉賓”,獻上了一場極其精彩的“開幕表演”。
大會開幕式上,由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天工1.2 MAX”首次公開亮相,在現場數百位與會嘉賓和觀眾的見證下,身高173cm,體重60kg的“天工1.2 MAX”用雙手抱起大會徽章,自主走上舞臺中央,將會徽準確放入啟動臺上。
隨后,“天工1.2 MAX”同與會領導、院士專家及國際組織代表等嘉賓共同在啟動臺宣布大會正式開幕,這是具身智能機器人首次在世界級大會的開幕式上現場展示長程任務能力。
機器人大會現場環境復雜,大會屏幕、手機信號、無線網絡等各類電磁環境對機器人均會造成嚴重干擾,“天工1.2 MAX”現場表現出的精準動作控制、精確導航定位、靈活自主決策能力,展現了極強的魯棒性。同時,會徽的擺放要求機器人的行走定位和動作定位達到毫米級的精確水平,這對機器人本體、運動控制算法和具身智能技術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作為具身智能行業的引領者,攜多款產品亮相本次博覽會,其展區成功吸引了眾多觀眾和媒體的目光,成為本屆機器人大會最火爆的展臺。在這個面積近200平方米、充滿科技感的展區內,不同型號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在各自展示區域紛紛亮出了“絕活”。
展區內,“天工”機器人應對多種復雜地面的通過能力和奔跑能力尤為引人矚目。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基于狀態記憶的預測型強化模仿學習方法,將動力學方法的核心機理、人類運動數據和強化學習方法有機融合,結合了動力學方法平穩性高以及強化學習泛化性強的優點,可以實現自然擬人的行走奔跑,并能夠穩定通過草地、沙地、丘陵、碎石、樓梯、斜坡等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常見的復雜環境,可更好地滿足各類任務。不僅如此,“天工”還實現了對人全身動作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夠跳舞、鞠躬、打招呼。
在語音交互抓取演示區,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與每一位靠近的觀眾對話交流,通過語音接收并響應指令,抓取指定的物體并放于指定位置,全面展示了“天工”強大的多模態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創新中心通過具身智能平臺“開物”訓練視覺語言大模型,實現意圖識別、任務分發以及多模態的場景理解能力,并結合機器人操作能力實現語音輸入到動作輸出。
在工業場景作業展示區,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展示了其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應用潛力,通過精確地完成裝配、搬運等任務,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工業應用場景對機器人的執行成功率、操作精準度、長運穩定性、工作節拍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工業場景區域展示了一個工業流水線的物料分揀與上下料示意場景。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與其他機器人緊密協作,兩臺機器人分別執行任意位姿抓取與精準放置、精準抓取與任意擺放等任務,展現了具身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制造的能力,整個流程可以穩定長時間運行,無需人工介入。
在遙操作展示區,“天工”機器人完全鏡像模仿著身旁穿戴動作捕捉設備的工程師的動作,令圍觀人群嘖嘖稱奇。機器人遙操作即操作員通過穿戴傳感設備實時控制機器人進行運動和操作的過程,可以用于數據采集、遠程控制等。在該展示區,創新中心操作員身穿動捕采集服裝、佩戴動捕采集手套,在創新中心與南方電網共建的工業巡檢場景中控制“天工”機器人完成精細檢查與操作;操作員也展示了控制機器人在不同的仿真環境中完成更多任務,如雙臂抱夾貨箱、物品抓取放置等,實現了具身智能多應用場景的泛化能力。
在仿真展示區,創新中心還展示了其在仿真場景建設和應用的前沿進展。具身智能技術的進步依賴于堅實的仿真能力,創新中心通過在高保真的仿真環境中集成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算法,實現了數據收集、模型訓練、測試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現場展示環節,具身智能機器人“天工”和其他多種機器人在與北京建院合作的多個高精度三維數字孿生仿真環境中實時運行,現場觀眾也紛紛控制“天工”機器人在大興機場、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等著名場所的仿真環境中漫步,體驗了虛擬環境和物理世界之間訓練“天工”的閉環。
此次創新中心展區還展出了清華、北大、優必選、因時科技、星海圖等十余家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創新產品,覆蓋了機器人技術的多個關鍵領域,充分展現了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創新中心在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承擔示范帶頭作用,聯合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突破與應用,加速產品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化進程,促進產業生態良性循環。
必一運動官網
在人流匯聚的大會入口序廳,“天工”還秀了一把跑步機上的奔跑,不僅吸引了大量觀眾,還成為了熱門“打卡點”。人形機器人實現穩定奔跑需要在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進行高自由度的復雜運動,而在跑步機上實現穩定奔跑難度更高,機器人需要實時調整步伐以適應跑步機的速度和節奏,同時還要維持身體平衡和協調,這對機器人的感知、決策和運動控制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一環節展示出了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全球頂尖的運動控制技術能力。
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圍繞“天工”和“開物”兩大核心任務開展攻堅,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具身智能創新策源地和應用示范高地。“天工”具備平臺開放性和兼容擴展性,可以實現靈活擴展軟、硬件等功能模塊,充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需求。科研機構及機器人相關企業可基于“天工”母平臺的軟硬件功能,根據市場需要進行二次開發。
作為創新中心的另一大核心任務,創新中心打造一腦多機、一腦多能的具身智能體母平臺“開物”,著力攻關具身智能大模型及框架,聚焦多模態關鍵算法、具身智能仿真應用建設、數據集建設及工具鏈完整體系建設,引領具身智能算法框架技術突破,最終適配各類具身智能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自動化技術交叉融合的重要抓手,是衡量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建設的關鍵一環。未來,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將致力于引領具身智能行業發展,持續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突破與整個產業的生態建設,助力具身智能機器人行業高速發展,從工業協作生產到柔性制造,家務助手到醫療護理,從災難救援到太空探索,讓具身智能機器人無縫融入人類社會。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中國高新網、中高新傳媒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高新網、中高新傳媒或者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或本網站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本網站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的內容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