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網站1月15日消息,商務部等五部門辦公廳印發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明確,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可享受購新補貼。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此外,商務部等四部門辦公廳同日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明確對12類家電產品給予補貼。
私募行業2024年全年的業績數據正式出爐。來自第三方機構的監測顯示,2024年私募行業量化股票策略產品的全年平均盈利水平,再次超越了主觀多頭股票策略。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量化私募行業整體資管規模與量化股票策略資管規模,出現了一定萎縮。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競爭加劇、管理人策略的多元化和精細化、中證A500等新賽道的擴容、量化股票策略配置價值繼續顯現、對風險管理和合規運營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等多個方面,可能成為2025年量化私募行業的發展主線。
必一運動官網
近日,人工智能(AI)熱度再起。半導體、人形機器人、AI眼鏡、智譜AI、抖音豆包等概念板塊紛紛走強,科技股被很多投資者視為A股市場“頂梁柱”。隨著AI大模型全面進入消費領域,AI商業化成功的邏輯正在逐步兌現。多位公、私募基金人士稱,AI技術全面滲透是大勢所趨,相關商業化模式的落地,將對消費電子等領域帶來深遠影響,也將激發市場對相關產業的投資熱情。
紅利資產的“縮圈”游戲愈演愈烈。截至2025年1月14日,商業銀行、貴金屬等行業指數近一個月以來的漲幅在全市場遙遙領先,而化工、煤炭等行業指數卻已掉隊。基金業績方面,公募紅利主題基金近一個月以來首尾業績已經相差超過10個百分點,幾只主流紅利指數產品的業績表現也出現分化。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紅利資產還是主題投資,所面臨的宏觀環境與產業趨勢交易預期與過去出現明顯不同。對于基金經理來說,應努力拓展能力圈,增強對行業以及市場走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行業分化和快速輪動情況。
2025年以來,中國股票基金重新獲得全球資金凈流入。高盛近日發布的一份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在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8日的一個月內,中國股票基金獲得16.07億美元凈流入。其中,資金在前三周合計流出38.54億美元,在最后一周凈流入54.61億美元。在多家外資機構看來,當前A股的估值處于較有吸引力的水平,2025年海外資金有望回流中國市場。
制冷劑延續高景氣度行情。據百川盈孚統計,1月14日,三代主流制冷劑R32國內平均參考價為4.35萬元/噸,單月漲幅超7%,年漲幅超120%;在產品毛利潤方面,1月10日,R32平均毛利潤為2.69萬元/噸,較1月3日每噸約上漲500元,比2024年同期上漲約2萬元/噸。不僅是R32,在2025年配額落地、一季度空調企業制冷劑長協訂單價格明確上漲、出口訂單表現良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近期國內多品種制冷劑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目前制冷劑價格整體呈上漲趨勢,對于2025年的行業表現,業內是有較強信心的。”近日,有氟化工上市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2025年開年以來,腦機接口技術及產業領域頻頻傳來政策暖風,國內外相關領域公司的臨床試驗相繼取得重大進展,這讓資本市場也迎來一陣腦機接口的“旋風”。記者注意到,1月13日至15日,眾多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密集向上市公司提問,關切公司是否擁有相關產品、技術儲備情況以及產品的應用進展等。東吳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個部門出臺腦機接口相關政策,凸顯了發展腦機接口技術的重要性,預計隨著相關技術的快速迭代,腦機接口有關公司將持續在技術和市場應用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必一運動官網
險資繼續掃貨股。15日,港交所披露易信息顯示,1月8日、10日,平安人壽分別在場內增持郵儲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涉資約0.33億港元、0.73億港元。前述增持后,平安人壽以“實益擁有人”身份分別持有近10億股H股、逾2.3億股招行H股股份,占兩家銀行H股總數均突破5%,觸及港股市場線。在此之前,平安人壽已于去年12月20日工行H股,持股數量占該行H股總數突破15%。而據披露易信息,至1月9日,平安人壽持股占比已進一步升至16%。據統計,近一個月,平安集團及其下屬的平安人壽連續增持多家H股銀行,耗資至少50億港元,涉及建行、工行、郵儲、農行、招行。持續增持銀行H股也是險資去年以來舉牌潮的延續。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2024年險資舉牌達20次,為近四年新高。通過二級市場買入、頻頻觸發5%舉牌線年以來資金投資的一大特點。
1月15日晚間,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長江電力等一批上市公司紛紛宣布即將落實此前披露的年中分紅方案,這三家上市公司本輪的計劃分紅金額分別為356億元、135億元、51億元。截至1月15日,已有116家上市公司宣布將在1月份落地分紅計劃,記者估算以上公司分紅總金額達到2447億元。作為對比,2024年整個1月份落地分紅金額僅有17億元。可預見的是,這份來自上市公司的節前紅包的金額還將進一步膨脹。根據中國證監會數據,截至1月14日,計劃實施春節前特別分紅的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共310家,擬分紅金額達3431.9億元,這意味著2025年滬深兩市春節前特別分紅,將創下歷史新高。
隨著上市公司陸續發布股份回購報告,開年第一批基金調倉動向隨之曝光。記者注意到,馮明遠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產業、董辰管理的華泰柏瑞富利、趙蓓管理的工銀前沿醫療、周蔚文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等多只基金于開年后披露了最新調倉動向,上述基金分別對隆利科技、箭牌家居、澳華內鏡、三花智控有所增持。
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對外發布《關于完善數據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從明晰企業數據流通安全規則、加強公共數據流通安全管理、強化個人數據流通保障、完善數據流通安全責任界定機制、加強數據流通安全技術應用、豐富數據流通安全服務供給、防范數據濫用風險等七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記者梳理發現,在近一個月時間內,監管部門圍繞數據產業已相繼出臺了4份政策文件,包括《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關于促進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
年關將至,臘味飄香,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也在這濃濃的“煙火味”中敏銳捕捉到了商機。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調研走訪發現,2023年至2024年熏肉、臘肉整體產業的市場容量在持續擴大,市場需求度很高,養殖類上市公司目前也在逐漸重視這一細分賽道,有望持續發掘臘制品市場的紅利。”除了在生豬養殖進行前端布局外,一些上市公司還進一步挖掘臘制品加工的市場空間。例如,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株洲、河南南樂等區域投資建設了現代化的屠宰及肉制品生產加工基地,肉制品以香腸、臘肉等中式風味產品和預制菜系列為主。新希望基于在生豬養殖與屠宰業務上的核心競爭力,也布局了臘腸、臘肉等深加工產品。
2024年底,重卡市場迎來“翹尾”行情。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我國重卡銷量為8.4萬輛,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62%,時隔6個月首次同比轉正。有重卡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主要得益于貨車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以及部分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在2024年末加速推進,帶動了重卡需求的釋放。對于2025年的重卡市場表現,業內普遍持樂觀態度,預計行業將逐步回暖。
1月14日,2025年春運正式開啟,至2月22日結束,共計40天。據民航局披露,2025年民航春運預計仍將延續旺季市場趨勢,旅客運輸量預計將突破9000萬人次,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隨著春運的到來,航空市場需求旺盛。近日,多家航空公司披露增班計劃,以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春運期間,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執行航班超12萬班次,同比增長6.2%。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安排超7萬班次,同比增長9.5%;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執行航班總量超3.34萬班次,同比增加6.9%,計劃運輸旅客526萬人次;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入客運飛機804架,計劃執行航班12.4萬班,投入座位數2100萬余個。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隨著運力的提升和需求的增加,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和票價水平有望得到提升,進而增強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這有助于航空公司更好地應對經營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