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樂聚將第100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車,成為全球范圍內公布交付數量最多、場景最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2024年,被譽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一方面,英偉達、谷歌等全球科技巨頭宣布入局,各種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好像躥一臺人形機器人并不是一件難事,能夠憑借炫技動作吸引流量,二級市場相關概念股也是一片火熱,另一方面,喧囂過后不少人對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質疑聲也開始此消彼長。
樂聚作為人形機器人早期入局者,在華為HDC亮相之后,似乎略顯低調。這次年底硬核披露的一批多場景下的真實客戶案例,給行業商業化交了一份新的答卷。
過去一年,樂聚穩扎穩打,其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商業服務、科研教育3大場景實現了穩定交付的突破,成為這一階段全球落地場景最多樣化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樂聚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交付至蔚來汽車、北汽越野車、江蘇亨通等工業企業,深入傳統工業機器人難以應對的柔性制造、狹窄多變空間等場景,完成精細、泛化的操作,作業效率已經從人工的30%提升到了50%。去年10月,國內汽車行業人形機器人公開第一標花落樂聚,到今年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工廠總裝車間開始自主穩定執行”搬箱子“等任務,人形機器人能”干活“似乎正在悄然走進現實。
樂聚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已“入職”蘇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展示館、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展示中心、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等展廳,擔任講解員。下一步,樂聚還將攜手海爾、火山引擎等生態合作伙伴,落地“人形機器人+”導購場景。
圖樂聚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夸父”在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展廳擔任“導覽員”
必一運動
科研教育,是為樂聚商業化蓄勢賦能的板塊,主要體現在后備人才培養和技術儲備。
人才培養上,樂聚首開國內大尺寸人形機器人賽事先河,承辦CRAIC2024人形機器人創新挑戰賽,共吸引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頂尖高校近千名學生參賽,通過大賽選拔和培養了一批人形機器人領域高水平復合型創新人才,大賽獲央視9檔欄目自發報道關注。技術儲備上,樂聚與山東大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騰訊、火山引擎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共建人形機器人聯合實驗室,探索人形機器人在開源框架、場景算法及應用等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加速科技創新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談及未來,樂聚表示,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仍然是進入家庭,那將會是極具想象力的萬億藍海市場。為此,樂聚與海爾、中國移動、海信、中國電信等企業正積極合作,以老人陪護、社交互動、日常家務等場景為切入點,探索人形機器人在家庭服務場景下的應用,以期推動人形機器人早日走進千家萬戶。
過去一年,樂聚技術團隊馬不停蹄,完成三次產品大迭代。技術團隊根據場景端實時反饋的應用情況,每周、每月都會基于真實場景問題,從客戶需求驅動產品不斷改進。
在硬件層面,樂聚對人形機器人”夸父“的手臂(臂展、負載)、關節散熱、續航、傳感器(深度攝像頭,激光雷達 )等硬件進行了改進,使得機器人整體在穩定性、易用性、實用性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在軟件層面,樂聚率先提出了全身動量控制算法,相關基礎理論已發表在國際機器人頂刊《RAL》上。目前,團隊的Model-Based控制算法,與特斯拉和Figure站在同一水平線上。該算法結合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與底層求解加速技術,具備高求解精度、擬人化自然運動、流暢平滑的控制效果等特點。
此外,樂聚與北京通院合作,正在快速推進基于Model-Based的強化學習運動控制技術,該技術預期能夠顯著提升復雜任務和操作模型效果,目前已應用于極寒氣候下戶外長距離跑步測試(實況),在工業制造、商業服務等場景拓展全身操作效果,進行類人速度和類人展示效果的能力提升。
具身智能方面,樂聚與華為云、火山引擎、騰訊等多模態大模型行業領軍企業在該方向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從2024年6月,“夸父”人形機器人搭載盤古大模型亮相華為開發者大會,展示在工業、家庭場景中的泛化潛力,并與華為云CEO張平安擊掌互動;10月參與202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 2024)GTI“智網慧城”全球計劃;到12月華為云(深圳)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成立,樂聚與以華為為代表的大模型企業從技術、業務、戰略層的多方面合作正在穩步推進中,2025年人形機器人智能化、泛化能力有望得到更全面提升。
圖樂聚夸父人形機器人搭載盤古大模型亮相HDC2024,與華為云CEO張平安擊掌互動
當前,全球人口老齡化、傳統產業招工難的社會問題正日益嚴峻,加劇傳統產業招工難、年輕人找工難的社會困境。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質生產力新興代表“,在中國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能夠為當前”社會問題“帶來有效解決方案,有其發展的內在必要性。
放眼全球,各家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已并不是新鮮事,“進廠打工”這條路,樂聚不僅是停留在戰略合作、試點層面。憑借獲得一汽紅旗、北汽越野車等企業的訂單,在商業化層面走的更堅定更深入更落地。這背后,是樂聚與工廠算的一筆經濟賬。以江蘇亨通工廠為例,由于普通工人所從事的工作相對重復和枯燥,招工愈發艱難,用工缺口顯現,而普通工人一年綜合成本約為14萬元。樂聚目前在該工廠部署的人形機器人工作效率大概是人的一半,以每日工作16個小時計算,工作兩年時間,使用成本便可與人力成本齊平。未來,隨著應用到工業的量逐步增長,人形機器人的成本還有望進一步下探。
必一運動
樂聚作為人形機器人行業早期入局者,商業化進程要比同行快一個身位。常琳表示,在人形機器人風口來臨前,樂聚的量產能力、技術沉淀、銷售渠道積累以及管理團隊,便早已做好準備。
下一步,樂聚將繼續以“解決客戶問題”為核心,攜手生態合作伙伴,積極擁抱人形機器人這一繼計算機、互聯網、新能源汽車之后的下一個萬億級藍海市場,讓人形機器人以好伙伴、好助手的身份,更好地服務于人、服務于行業、服務于產業,為新質生產力培育及發展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