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迎來“開門紅”,相比2024年初機器人行業在資本市場遇冷、2024年下半年人形機器人升溫的局面,今年1月份融資事件密集涌現,技術突破與全球化布局成為貫穿始終的主線。
據高工機器人不完全統計,2025年1月國內機器人行業融資事件共33起,合計融資總額超31億元,涉及核心零部件、機器視覺、人形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具身智能等領域。2025年1月國內機器人行業融資統計表
1月單筆億元級融資事件的數量為12起,與去年12月持平,其中老牌人形機器人企業傅利葉以近8億元規模領跑;隨后是3D視覺企業思看科技作為“國內3D掃描第一股”IPO發行募集的5.7億元;單筆融資規模第三名來自創新手術機器人企業康諾思騰,康諾思騰獲得了包括啟明創投、香港政府科創基金、美團龍珠等巨頭資本超5億元C輪的注資加持。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此外,杉川諧波、中科原動力、智平方、西湖機器人、一目科技、鑫精誠傳感器、傲意科技、維他動力、千訣科技均在1月份完成億元規模(含近億元)的大額投資。 融資輪次
從融資輪次來看,1月份企業融資情況從種子輪到IPO均有涉及,A輪系列有8起,天使輪系列有7起,戰略投資有5起,D輪、E輪成熟階段融資、IPO各有1起。
隨著資本對機器人行業的再度關注,僅在天使輪就出現了億元規模大額融資事件。1月中西湖機器人、鑫精誠傳感器、千訣科技三家企業均在天使輪系列獲得近億元/億元規模融資,投資機構中出現了國資牽頭領投、大量明星PE/VC跟投的身影。
人形機器人的火熱,帶動了資本對上游核心零部件企業的關注,今年1月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有8起融資,獲投企業涉及力傳感器、一體化關機模組、諧波減速器等細分領域,杉川諧波(原大族精密傳動)獲得超3億元大額融資,是該細分領域1月份融資金額最高的一起。
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相關領域有12起,2025年被業界冠以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的期待,資本市場同樣延續了2024下半年以來極高的關注度,其中傅利葉獲得了超8億元融資,是國內人形機器人1月份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
服務機器人領域有7起,包括手術機器人、泳池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烹飪機器人等企業獲得融資。移動機器人領域2起,機器視覺領域2起,特種機器人領域2起。
1月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有8起融資,獲融資企業的產品應用從工業機器人向人形機器人拓展,緊隨風口的大額資本注入,有助于減速器、機器人關節領域的國產新興企業進一步開拓市場。
1月獲投的坤維科技、鑫精誠傳感器、華力創科學三家企業均專注在力傳感器領域。
坤維科技在1月3日完成由小米產投、舜宇光學、深創投、高瓴資本等機構領銜參投的B輪融資。坤維科技在高端六維力傳感器領域深耕6年,產品從36mm直徑到200mm直徑,量程范圍涵蓋了30N~20KN,可基本覆蓋協作機器人應用場景和小負載六軸工業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在本輪融資后,坤維科技將致力于達成新建3萬臺/年的標定能力。(點擊查看詳情)
鑫精誠傳感器在1月20日完成首輪融資,規模接近1億元人民幣,資金將主要用于全球首條基于“MEMS原理”的六維力傳感器自動化產線建設投產。鑫精誠傳感器通過結構解耦與軟件解耦技術,成功解決了傳感器的成本控制和量產難題,確保產品高穩定性和一致性,并布局了4條六維力傳感器技術路線,提供多樣的機器人行業解決方案。(點擊查看詳情)
華力創科學獲得數千萬元來自3D打印行業巨頭鉑力特的獨家投資,基于“光學多模態感知技術”,華力創科學開發了光基六維力傳感器,并將多維力傳感器尺寸微縮至毫米級別,應用于人形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領域。本次A+輪融資完成后,華力創科學將推進金屬3D打印技術與六維力傳感器技術的融合與量產。(點擊查看詳情)
2025年資本加速涌入該領域,有助于推動國產六維力傳感器進一步實現量產,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預測,2027年中國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超過15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45%,出貨量將超過84000套,其中機器人行業銷量有望突破42000套。
1月3日,杉川諧波宣布完成超3億元A輪融資,此次融資資金將用于進一步擴大產能,以及持續加強對材料科學、傳動基礎研究、精密加工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究,努力推動全球化布局。(點擊查看詳情)
1月20日,一體化關節、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廠商泉智博科技獲得汽車零部件商藍黛自動化的戰略投資,后者將持有泉智博科技4.3%的股份,未來將與藍黛自動化協同發展機器人零部件業務。
未來動力、馬赫智造、水熊傳感三家企業在人形機器人的一體化關節、直流伺服電機、運動感知編碼器等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上各具特色,獲得數百萬元~數千萬元不等的融資。
在機器視覺領域,十年磨一劍的思看科技成功在上交所完成IPO,思看科技深度聚焦3D視覺數字化產品和方案,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等領域應用,并積極開拓海外如歐美、亞太地區市場,其AI+3D機器視覺產品與機器人路徑規劃引導、識別定位、檢測感知等技術融合,在機器人碼垛、噴涂、焊接、打磨等場景廣泛應用。(點擊查看詳情)
1月3日,唯琴科技獲得了廈門高新投旗下基金注入的Pre-A輪投資。廈門高新投表示,3D線%被國外品牌占領,唯琴科技是國內少數既擁有3D線激光輪廓傳感器核心技術又擁有完全自主的通用場景工業視覺軟件(馬克拉伯)的企業,這是廈門國資青睞并積極注資的重要因素。其3D相機已具備量產能力,已通過3C、鋰電、軍工、半導體等領域的多家頭部企業的驗證。
在1月1日,景曜科技便宣布獲得國鐵和山東國資旗下基金的戰略投資,雖然目前景曜科技主營業務在列車巡檢等特種復合機器人領域,但3D機器視覺是其起家的核心技術,包括AI+3D視覺、SLAM、多模態感知、力位混合控制等,基于此其還研發了包括噴涂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鉆孔機器人等產品線。(點擊查看詳情)
1月服務機器人領域有7起融資,最高一筆來自創新手術機器人康諾思騰的超5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
康諾思騰成立于2019年,其創始人曾就職于頂尖手術機器人直覺外科,截至本次C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8億元。康諾思騰在成立后搭建起包括機械架構、電氣架構、軟件架構、算法影像等技術平臺,其自主研發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已經在2024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正式實現商業化。本輪融資將用于加速商業化進程、機器人新品研發、臨床試驗及全球化業務發展。
羅森博特專注在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自主研發了盆骨微創復位操作手術機器人系統,該系統融合實時3D導航、輔助骨折復位操作、智能手術規劃等先進技術,盆骨骨折復位手術操作難度極大,也成為了羅森博特的護城河,2023年該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獲批上市,目前進入20余家醫院,應用手術超300例。
1月23日,拓博特醫療宣布獲得了武漢地方國資的天使輪投資,融資用于加速推進產品研發與適應癥拓展。拓博特成立于2023年,創始團隊具有國內頂尖醫院和高校背景,其研發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系統通過2D掃描即可實現精準定位,降低了手術室的使用門檻,同時積極布局骨折復位機器人、骨科數字化產品,為基層醫院帶來智能化外科診療方案。
在商用/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浪涌未來、智橙動力兩家泳池清潔機器人企業獲得數千萬元人民幣投資。
浪涌未來是追覓科技的生態鏈企業,專注在多元化泳池清潔機器人產品線的開發和泳池生態綜合維護,浪涌未來實現了8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自主設計和制造,在水下動力、感知、通信、智能算法等核心領域具備豐富技術經驗,本輪融資后將攜手追覓科技在北歐、歐洲等市場進行線上線下推廣。(點擊查看詳情)
智橙動力本輪融資的獨家投資方為掃地機器人巨頭科沃斯,核心團隊由原微軟、小米等企業資深專家組成,其發布的無線泳池清潔機器人累計銷售額接近億元人民幣。(點擊查看詳情)
專注研發智能烹飪機器人的不停科技成立于2021年,憑借多維傳感、精準運動控制等技術,其研發的烹飪機器人能夠全自動、精準調控溫度和調味,并具備自動清洗、出菜、語音等自動功能。目前,不停科技的數字廚房技術已成功落地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連鎖餐廳、超市、酒店和航空餐飲等場景。
1月5日,專注于掃地清潔、智能陪護等服務機器人研發銷售的豪成智能,被3C行業ODM頭部企業華勤技術收購其75%股份,豪成智能成為華勤技術在機器人新興業務板塊的主力軍之一。
1月移動機器人領域有2起融資,兩家企業的融資用途都主要集中在產能擴建與項目出海。
1月2日,木蟻機器人宣布完成B3輪融資,由同樣入股了普渡機器人、海柔創新、優地機器人的吾同投資領投。木蟻機器人在2019年進軍物流行業,其移動機器人與京東、順豐、跨越、德邦、安能等大型物流企業合作。在倉儲物流機器人技術融合上,木蟻機器人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快速部署的輕交付方案;借助具身智能技術,增強倉庫存儲與揀選能力。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深化在歐洲、北美及日韓等關鍵海外市場的布局,并建設新工廠將擴大年產規模至3000臺。
1月9日,智世機器人宣布完成由安徽省科創、聯創資本共同參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智世機器人成立于2019年,專注于四向穿梭車的研發制造,目前已在服裝、食品、冷鏈、醫藥等十余個行業提供產品服務。智世機器人表示,2024年其訂單量同比增長近300%,得益于其系列產品獲得CE認證,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其中海外訂單占比已經達到1/3,本次融資后將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點擊查看詳情)
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質生產力”的載體,迎來AI大模型與制造業升級的雙重紅利,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站在了全球機器人行業競爭的新起點。今年1月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相關領域有12家企業完成融資,其中不少人形機器人企業在努力推進商業化,并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技術在工業場景的落地。
1月7日,包括傅利葉、小雨智造、智平方、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4家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在同一天宣布完成融資。
傅利葉獲得了由國鑫投資、浦東創投、張江科投等6家機構共同參與的近8億元大額融資,在本次E系列融資前已經完成9輪融資,背后不乏國內外資本巨擘。傅利葉從最初的康復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走向了通用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目前推出了GR-1、GR-2兩款人形機器人,GR-2系列機器人已經進入上海通用汽車廠進行“打工”實訓,包括迎賓接待、科研教育、工業制造、康復醫療等場景也在實驗性應用。
小雨智造聚焦于打造工業領域的大模型智能機器人平臺,核心技術是打造“一腦多形”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主要業務涵蓋工業機器人制造、智能機器人研發、特殊作業機器人制造、金屬切割及焊接設備制造等領域。2024年,某重工龍頭企業與小雨智造簽訂了百臺焊接機器人戰略采購協議,正在積極利用大模型技術拓展工業非標場景(如焊接領域)智能機器人市場。
智平方在1月完成了數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自主研發的AI2R Brain具身大模型,已經成功應用于Alpha Bot系列機器人。據第一財經消息,智平方已簽約多家國內外一線車企、高端制造企業及互聯網巨頭,并于2024年實現數千萬元的確認收入。
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獲得了包括浙創投、馮源資本、方廣資本、寧波通商基金、聯想創投與中控技術等共同參與的A輪融資,這家成立剛滿1年的企業由寧波市人民政府和浙大熊蓉教授團隊聯合共建,2024年發布了2款商業化產品“領航者系列”人形機器人,目前已經進入聯想集團的智能PC生產線“實訓”。
此外,像星動紀元、松延動力、逐際動力3家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腦機接口技術及靈巧手研發企業傲意智能,以及西湖機器人、一目科技、維他動力、千訣科技4家具身智能大模型企業均在1月獲得了融資。
其中像星動紀元打造的人形機器人“星動STAR1”,具備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靈活穿梭于制造業生產線、物流倉儲倉庫、商業服務場所等復雜環境,執行諸如產品組裝、貨物搬運、客戶接待等多種任務。
可以看到,國產人形機器人企業正致力于讓具身智能的大腦、小腦、本體技術不斷完善,真正推動人形機器人從理論走向實踐,擁抱人類生活和工作的復雜物理世界。正如黃仁勛在CES 2025所言:“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屬于那些既懂硬件、又擅于連接物理與數字世界的玩家。”
2025年1月的融資熱潮,揭示了中國機器人行業的分化和活力,一方面上游核心零部件企業在工業基本盤之外緊密布局人形機器人相關零部件;另一方面,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持續深挖成本優勢,加速打開融入全球市場,人形機器人企業抓緊資本紅利進行技術實驗、產品迭代,爭取在2025年在技術和應用上取得新的突破。
原文標題:12筆億元融資,8家核心零部件企業獲投! 1月機器人行業融資盤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報告 /
頭部企業調研報告” /
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200 億元,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連續 11 年成為成全球最大工業
蓬勃發展 /
的進化:開發門檻大降,大模型部署高性能低功耗兼得 /
從源頭到終端整條產業鏈,涉及醫院全科室產業,了解新的醫療資訊,體驗高新醫療技術,參觀上海醫療器械展,帶您領略醫療
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這一浪潮中,TPM(全面生產維護)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管理理念,正以其獨特的優勢推動
與AI視覺技術創新、市場應用以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現,入選2023
出海先鋒Top10”稱號 /
年度應用創新獎 /
在AI的帶動下越加火熱,業界多認為相關產業進程或加速推進。成立于2022
HarmonyOS庫之基于zxing和zbar提供易使用的二維碼掃描功能
2k0300先鋒派執行qt程序出現Illegal i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