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深圳眾擎科技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前空翻特技,展示了中國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迅猛發展勢頭。事實上,就在月余前的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對外展示了14款人形機器人,這14款機器人可以說
黃仁勛表示:“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和通用機器人技術,即將迎來ChatGPT時刻般的突破。”面對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后來者居上,曾經長期占據先發優勢的歐美機器人技術現狀如何?本文將盤點黃仁勛“機器人天團”中的另8家國際廠商及其最新的人形機器人產品,提供一個了解國際最頂尖技術水平的窗口。
Apptronik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美國機器人公司,脫胎于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人本機器人實驗室。Apptronik已開發了包括NASA Valkyrie(太空探索雙足機器人)在內的15種機器人系統。
2023年8月,Apptronik推出了首款人形機器人Apollo。Apollo身高170厘米,體重72.5公斤,最大負載能力為24.9公斤(55磅),配備32個執行器(即機器人的一體化關節),續航時間4小時。公開資料顯示,Apollo設計強調高性能、易用性和多功能性,采用模塊化設計,腿部可替換為輪式驅動,以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目前,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已在生產流水線中試用了Apollo,用于執行重復性、低技能的任務。Apptronik計劃未來短期內將Apollo首先應用于倉庫和制造工廠,長期計劃則拓展至建筑、石油和天然氣、電子產品生產、零售、送貨上門、老年護理等廣泛應用領域。
2024年12月,谷歌DeepMind宣布與Apptronik合作,旨在結合谷歌的先進AI技術和Apptronik的成熟機器人硬件,共同研發新一代人形機器人。2025年2月,Apptronik還完成了3.5億美元A輪融資,谷歌也參與其中。這筆資金將用于推動Apollo機器人進一步的部署,擴大整體運營規模。
Neura Robotics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德國機器人公司,專注于開發具備認知能力的協作機器人。
2022年9月,Neura Robotics啟動了人形機器人項目4NE-1,并發布了概念視頻和參數。4NE-1是一款通用人形機器人,基于認知神經科學理念設計,由AI驅動,身高180厘米,體重80公斤,最大載重15公斤,行進速度3公里/小時。機器人頭部配備一個用于人機交互的顯示屏,能夠執行多種人機交互動作。此外,4NE-1采用模塊化設計,前臂可更換,以適應不同任務需求。
但直到2024年5月,Neura Robotics才在美國AUTOMATE 2024大會上首次展示了4NE-1的樣機。同年7月,公司發布了最新演示視頻,展示了4NE-1在家庭、工業制造和物流等應用領域的表現,如熨燙衣物、切割蔬菜、擺盤、整理物品,以及鈑金焊接、搬運工具箱等工業操作,該機器人還展現了與其他機器人共同協作的聯動能力。
Neura Robotics是2024年首批加入英偉達人形機器人開發者早期訪問計劃(Project GR00T)的公司之一。該計劃旨在結合英偉達的先進AI技術與Neura Robotics的成熟機器人硬件,進一步提升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性和安全性。2025年1月,Neura Robotics還完成了1.2億歐元的B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于推動4NE-1的進一步開發與商業應用。
波士頓動力是一家創立于1992年的美國機器人公司,長期以開發先進的移動機器人而聞名。該公司2013年推出的液壓驅動Atlas人形機器人曾被認為是業界天花板,但復雜的液壓機器人技術并不適合產品化,波士頓動力隨后幾經轉手,目前為韓國現代汽車的子公司。
必一運動
2024年4月,波士頓動力推出了全新全電動人形機器人E-Atlas。E-Atlas頭部配備可旋轉180度的攝像頭,結合機器學習的視覺系統,能夠準確識別環境中的空間和物體。控制系統方面,E-Atlas采用模型預測控制器(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MPC),利用機器人動力學模型預測未來動作,使機器人在動態環境中保持平衡并執行復雜任務。機械結構上,E-Atlas的關節設計提供了更大的運動范圍和靈活性。其手部具備三指抓握功能,能夠適應各種形狀的物體,提升了操作精度和多樣性。
此外,波士頓動力還計劃通過應用生成式AI和強化學習等技術,提升E-Atlas的認知、判斷和控制能力,拓展其任務范圍。公司推出了名為“Orbit”的云計算基礎設施,用于多機器人系統的綜合管理和監控。2024年10月,波士頓動力與豐田研究院(TRI)宣布合作,結合TRI的大型行為模型和波士頓動力的Atlas機器人平臺,加速通用人形機器人的開發。這項合作旨在提升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感知和操作能力,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Agility Robotics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美國機器人公司,拆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該公司專注于開發雙足機器人,以滿足物流和倉儲領域的需求。
2019年,Agility Robotics推出了首款人形機器人Digit V1。該機器人身高175厘米,體重65公斤,最大負載能力16公斤,可不經改裝直接適用于倉庫和基礎設施運營。2023年3月,公司發布了最新一代Digit V4,進一步提升了在物流工作中的多用途性能。
2023年6月,Agility Robotics與國際物流公司GXO簽署合作協議,將Digit部署于物流業務中。截至2024年底,Digit已在GXO管理的倉庫中完成了超過1萬個訂單的搬運任務。同年11月,Agility Robotics宣布與德國移動技術科技品牌舍弗勒集團(Schaeffler Group)達成戰略投資和合作協議,舍弗勒集團計劃在全球工廠網絡中大規模部署Digit機器人。
Agility Robotics于2024年10月在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正式投產了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自主生產的RoboFab工廠。該工廠初期計劃每年生產數百臺Digit機器人,預計未來將擴展至每年數千臺,最終目標是年產1萬臺人形機器人。同期Agility Robotics還完成了1.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據報道,資金將用于提高機器人生產能力和市場推廣。
Figure AI是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美國機器人公司,專注于開發通用型人形機器人,以應對勞動力短缺和執行危險或不受歡迎的任務。
2024年8月,Figure AI推出了最新的第二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2。機器人身高1.68米,體重70公斤,最高負載能力25公斤,可連續運行5小時,移動速度達到1.2米/秒。Figure 02配備了6個RGB攝像頭,分別位于頭部、胸前和后背,提供全方位的視覺感知。結合視覺語言模型(VLM),可以實現對環境的語義理解和快速常識推理。此外,Figure 02的關節活動度可達195度,手指運動相當靈活,具備執行精細操作的能力,能夠勝任各種復雜任務。
在商業應用方面,Figure AI目前與寶馬達成合作,將Figure 02引入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寶馬工廠進行測試。據美媒報道,Figure 02在生產線上展現了高超的靈活性和精度,“將生產線%”,顯示出在汽車制造領域的巨大潛力。此外,Figure AI還在積極探索Figure 02未來在家庭、教育、醫療等多領域的復雜應用。
1X Technologies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挪威機器人公司,專注于開發具有人類運動和行為能力的機器人,主要產品為輪式人形機器人EVE和雙足人形機器人NEO。
EVE于2020年推出,身高186厘米,體重86公斤,最大負載能力15公斤,最高速度可達14.4公里/小時。該機器人配備攝像頭和傳感器,能夠感知周圍環境并與之互動,主要應用于物流、零售和安保巡邏等領域。EVE推出后,同年就得到美國安保服務公司ADT Security Services的訂單,用于在商業建筑中進行夜間守衛。
NEO是1X Technologies于2024年8月推出的雙足人形機器人,身高165厘米,體重30公斤,步行速度為每小時4公里,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12公里,負載能力為20公斤,續航時間為2至4小時。NEO采用仿生設計,身體結構模仿人類肌肉組織,具備柔韌性和安全性。其鋁制骨架外覆軟性材料,確保在與人類共同工作時的安全性。
NEO能夠執行多種工業和家庭任務,如清潔、整理、搬運物品等。其手部具備高精度的操作能力。目前,1X Technologies正加緊建設NEO的生產設施,預計于2025年實現量產,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大規模生產。
Mentee Robotics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以色列機器人公司,專注于開發融合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人形機器人。
2024年4月17日,Mentee Robotics推出了首款人形機器人原型Menteebot。Menteebot身高175厘米,體重70公斤,最大速度為1.5米/秒,搬運能力達25公斤,單次運行時間超過3小時,配備360度視野的頭部傳感器,手部能夠執行精細操作。據報道,Menteebot集成了多項前沿技術,包括Sim2Real學習、基于NeRF的實時三維映射和定位,以及大語言模型(LLM)。這些技術使該機器人具備逼真的步態和手部運動,能夠在復雜環境中進行動態導航,并通過自然語言理解與用戶互動,規劃并執行復雜任務。
家用版Menteebot可以協助執行家務,如擺放餐具、清潔桌面、處理洗衣,對老年人或殘疾人提供特別幫助等;商業版Menteebot可執行倉儲自動化,適用于體力勞動,如在倉庫中定位、檢索并搬運物品。量產版預計于2025年第一季度推出,目前Menteebot的價格尚未公開。
Sanctuary AI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加拿大機器人公司,專注于開發具有人類智能的通用人形機器人。
該公司的旗艦產品Phoenix已迭代至第八代,最新版本于2024年12月16日發布。Phoenix身高170厘米,體重70公斤,最大負載能力為25公斤,行走速度可達每小時4.8公里。Phoenix手部靈活性媲美人手,能夠執行精細操作。
Phoenix由Sanctuary AI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統驅動。該系統模擬人類大腦的子系統,如記憶、視覺、聽覺和觸覺,使機器人能夠理解自然語言并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這使得Phoenix在執行任務時具備類似人類的推理和決策能力。
Sanctuary AI于2023年3月與加拿大輪胎公司(CTC)合作,成功在其零售店內部署了Phoenix機器人。在為期一周的試點中,Phoenix準確完成了110項與零售相關的任務,包括商品挑選、包裝、清潔和貼標簽等。2024年4月,Sanctuary AI還與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麥格納國際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麥格納計劃在其生產設施中引入Phoenix機器人,以執行特定任務,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麥格納還將協助Sanctuary AI批量生產Phoenix機器人,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必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