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卡機器人商用負責人:以標準化場景為切入口,推動工業機器人開拓新消費市場應用
2025年04月03日 17:19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吳立洋
涉足商業消費場景是源于市場需求與技術積累的雙重驅動,核心在于將工業領域的高精度、柔性化技術與商業場景的輕量化、人機交互需求相結合。
近期,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商業前景話題成為市場爭論的焦點。在技術層面,行為決策與位姿調整、長時間續航等都是當前人形機器人產品普及推廣亟待解決的問題。
但與此同時,過去與C端結合相對較少的工業機器人,正在借助各類線下消費場景,開始廣泛進入消費者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在近日于上海舉辦的2025 HOTELEX上海酒店餐飲展上,從無人面館、新中式茶飲,到地方小吃,商用機器人已經能夠按照標準化流程,便捷高效地完成餐飲產品的現場制作,并應用于各類實際餐飲消費場所中。
對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就機器人在C端消費場景中的應用前景等問題,與節卡機器人商用事業部產品副總監檀志理進行了進一步交流。他表示,消費者心理、單品成本、運營成本是餐飲企業考慮購買機器人的主要因素。隨著新消費升級與健康理念的普及,智能化、綠色化、科技消費正成為餐飲行業的核心趨勢。
南方財經全媒體(以下簡稱南財):從產品定位來看,本次節卡展示的餐飲機器人主要面向哪一類消費場景下的生產和服務(例如產品種類、價位段等)?該部分場景有多大的商業拓展空間?
檀志理:本次展出的餐飲機器人主要聚焦在高流量、高頻次的消費場景,像連鎖餐飲店和便利店、商業圈、機場和高鐵站等高人流量區域,品類涵蓋飲品制作(咖啡、茶飲)、快餐加工(無人面館、智能小吃機)、冰淇淋制作等標準化服務場景,這些場景對出餐速度、空間利用率和人力成本敏感。
從商業潛力來看,消費者心理、單品成本、運營成本是餐飲企業考慮購買機器人的主要因素。隨著新消費升級與健康理念的普及,智能化、綠色化、科技消費正成為餐飲行業的核心趨勢。消費者對高效服務、食品安全、無接觸體驗的需求開始凸顯,外加勞動力與運營成本上升,一些餐企開始向自動化轉型,去做智慧餐飲。
就目前的產品形態來看,以節卡的餐飲機器人為例,其一般占地在2-4㎡左右,經營起來更加靈活、坪效高。通過“機器人+AI物聯網”的方式,可以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節省人力和后期運營成本。例如無人面吧,可以制作牛肉、海鮮湯面、拌面等幾十種面類,以及70多種鹵料,價格在六元到十幾元不等。如果連續運作,每碗面平均只需 48 秒就能出餐。此外,其他如咖啡、茶飲機器人,一杯拉花咖啡需要100秒,果茶則是90秒出餐。
同時,消費者也愿意為這種科技體驗買單,并主動在社交媒體分享形成破圈傳播。目前,在食品快消行業,已有包括康師傅等企業導入節卡機器人,投入到主題體驗館等場景。新消費場景中,我們機器人產品也出口到亞洲如日韓,東南亞如印尼、泰國,歐洲如德國,北美洲如美國、加拿大,澳洲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調酒、咖啡制作等場景居多。
南財:就目前的產品形態來看,落地及維護一臺餐飲機器人的成本大致在怎樣的區間?該數據是否有機會進一步優化,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Bsports必一體育
檀志理:當前設備的落地成本,會根據功能復雜度和規模有所不同。例如,輕量級設備(如咖啡機器人)的成本相對可控,而功能集成度更高的設備(如全自動煮面機),則需要更高的技術投入。維護成本則主要集中在耗材更換、原料消耗和技術支持等方面。
關于成本優化,關鍵在于三點:一是規模化應用,量產效應將顯著降低硬件與組裝成本;二是技術迭代,例如通過模塊化設計減少零部件冗余,或采用低功耗方案降低長期運營開支;三是生態協同,與上下游合作優化耗材供應鏈路,同時借助智能化運維系統減少人工干預的需求。
南財:未來相關產品如果要進一步更新迭代,可以從哪些方面加以改進?從研發和市場推廣角度看,預計將經歷怎樣的發展周期?
檀志理:迭代方面,未來我們想將視覺等交互感知等技術和產品融合,提升用戶消費時的互動體驗,同時實現場景擴展,拓展機器人在餐飲、無人配送、教育、醫療健康等多板塊的新消費場景。
Bsports必一體育
目前我們已經推出移動機器人,同時也即將推出智能視覺感知機器人,預計先完成技術驗證階段,再投入真實場景,實現由點到面的多場景適配。整體市場推廣還是會聚焦在領域內的頭部客戶上形成標桿效應,也會通過代理商去覆蓋下沉市場,構建全渠道服務網絡。
南財:節卡此前主要聚焦于工業機器人領域,是出于怎樣的契機,涉足面向商業消費場景的機器人制造?相較于工業機器人,這些面向商業消費場景的機器人在技術應用、供應鏈、售后維護等方面,有哪些可以復用和需要額外投入的部分?
檀志理:涉足商業消費場景雖然與節卡長期以來聚焦工業領域的一面形成些許反差,但這是源于市場需求與技術積累的雙重驅動,核心在于將工業領域的高精度、柔性化技術與商業場景的輕量化、人機交互需求相結合。我們早些年就開始了在新興場景的布局,主要是新零售、新消費和教育等場景。舉一個典型案例,2024年,節卡僅憑咖啡機器人應用就拿下單一客戶的千臺級大單。
在技術復用方面,模塊化設計、高精度運動控制以及人機安全防護等技術,可以遷移至面向商業場景的機器人應用,但像餐飲等場景,人流多、作業空間更狹窄,所以需要更新外觀設計、縮小體型,讓它有科技感,更時尚、新潮和小巧。
供應鏈與售后維護上,我們面向消費場景的機器人,也同時應用在一些小負載需求的工業場景中,所以生產體系是可以復用的,但需針對商業場景的靈活性、合規性進行額外投入,比如要符合衛生標準等。
南財:在相關產品市場推廣銷售方面,目前節卡采用怎樣的模式?在實際應用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檀志理:節卡采用直銷、經銷和貿易這三種模式,以大客戶戰略進入頭部企業的供應體系形成標桿效應,同時通過合作伙伴渠道拓寬場景、滲入更多下沉市場。
在實際過程中,會面臨比如店員等非專業人士對機器人的畏難情緒、食品安全行業規范等問題。相對應的,我們開發了視頻教程,機器人也是可以圖形化編程的,店員按照需要選擇任務模塊就可以完成操作。在食品安全方面,配合客戶提供合規認證,像我們和熙香科技的智能小吃機,就拿到了上海市食品經營許可認證。
南財:除了餐飲類機器人,目前公司是否有計劃研發其他面向商業消費或與C端消費相關的產品?對其他領域是如何進行規劃的?
檀志理:C端場景里,除了餐飲業外,文娛行業中,我們也有電商拍照機器人、攝影機器人等客戶。同時,在大健康板塊也有應用落地,例如中醫理療按摩機器人。后面計劃針對園區樓宇、社區等場景探索無人配送應用,針對車站機場、超市、酒店等高流量場景推出無人售賣機器人。
緬甸中部7.9級地震已致694人死亡!內比都機場塔臺值班人員全部罹難!中國云南救援醫療隊藍天救援隊今晨出發赴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