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A股成交額再次縮量,主要指數呈現窄幅震蕩走勢。熱門股以調整居多,其中
今日一字跌停,跌停板封單達到21.21萬手,封單金額2.25億元,是跌停股中封單金額最高的1只。資料顯示,業務分為智慧交通、移動醫療兩大領域,涉及充電樁、氫能源、無人駕駛、區塊鏈、新能源車等題材。
在此前的4個交易日里,該股均錄得漲停板,今日股價直接被“悶殺”,全天成交僅0.46億元,相比昨日的降幅達到94.96%。對于昨天新進的投資者來說,今日出逃的機會甚小。
8月6日晚間,通達電氣發布股價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表示,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日常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未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未出現大幅波動,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相關訂單、合同正常履行。公司還提示了四大風險:
當地時間8月6日,背后由OpenAI、微軟、英偉達、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等出資支持的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 AI發布了第二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2,稱其為“地球上最先進的AI硬件”,距離向工業用戶銷售量產人形機器人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與2023年發布的第一代產品相比,Figure 02最為明顯的區別在于外觀的徹底重構——機器人完全采用外骨骼結構(由外皮承擔負載和壓力),機器人的電源和算力布線集成在機體內部,從而提高了機器人的可靠性,也使得封裝更加緊實。
新型機器人還有一大特征是配置第四代手部裝置,最新設計具有16個自由度(DoF)和可與人類媲美的力量,可承載高達25公斤(55.1 磅)的重量,并靈活執行各種類似人類的任務。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Figur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布雷特·愛德考克(Brett Adcock)表示,相較于上一代產品,Figure 02的機載計算和AI推理能力翻了3倍,使得許多真實世界的AI任務能夠完全自主執行。
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年。研究機構Omdia最新研究報告《2021—2030年機器人硬件市場預測》稱,預計到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超過10000臺,到2030年達到38000臺。這意味著2024—2030年該市場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3%。在模仿人類的生成式(GenAI)熱潮的推動下,人形機器人代表了下一個重大技術飛躍。在波士頓動力等科技先驅的廣泛投資下,目前已有多個因素促成雙足擬人形態規格的大規模商業化。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游包括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統、減速器、傳感器、控制器、滾珠絲桿等)和軟件系統開發;中游為人形機器人本體制造,下游為終端應用市場,如醫療、教育、救援、公共安全、生產制造、家居等領域。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根據目前披露的業績數據,按照預告凈利潤下限計算(無下限則取公告數值),13只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含扭虧為盈)。九號公司-WD、昊志機電均已率先披露半年報,公司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
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167.82%。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電動平衡車累計出貨量超400萬臺;電動滑板車累計出貨量超1300萬臺,服務Tier、Voi、Whoosh、Swing等上百家全球共享微出行運營商,持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5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報告期內,公司主軸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03億元,同比增長90.85%;轉臺等功能部件相關業務(含轉臺、直線電機、、導軌等)實現銷售收入0.89億元,同比增長70.99%。
機構調研信息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最新產業布局的一項重要途徑。據數據寶統計,今年以來,機構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調研熱情高漲,迄今累計有54股獲得調研,合計調研頻次達到457次。
調研頻次最高的是匯川技術,年內已獲得96次調研。人形機器人涉及的核心技術中,公司擁有在工業機器人中成熟應用的運動控制、伺服驅動、直線導軌和絲杠等技術積累。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