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一場科技盛宴就此展開。
本次大會以“共育新質生產力,共享智能新未來”為主題,邀請了416位國內外頂尖學者出席,169家企業600余件創新產品參展,10余個國家的7000余支隊伍、13000余名選手同場競技,展現了最新科技成果。
必一運動官網
“小朋友你好,我是小柒,很高興能成為你的朋友。”在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觸感細膩、細節逼真的仿生機器人小柒正自然地眨動著雙眼,與人交談。面對參觀者咨詢的相關問題,小柒也能對答如流。
該型機器人研發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智能交互仿生人形機器人,攻克了多模態智能感知、智能情感交互、面部微表情等多個核心技術,具有接近人類的自然互動交流能力。
本次大會集中亮相了27款人形機器人,創下歷屆之最。電科機器人1號具備拿水杯、搬運箱子等靈巧操作能力,擁有在斜坡、碎石地、草地等非平整路面穩定行走能力,可應用于工業制造、安防巡邏、應急救援等領域;北京一家公司研發的智能機器人能完成語音交互、無序抓取等復雜動作;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系列能夠完成多種任務,并可以與工人、AGV、無人物流車以及智能制造管理系統等協同,為工業場景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實用的服務……
隨著人機交互不斷加深,機器人像人一樣看得見、聽得懂、走得穩、摸得準,越來越接近真實的人類。
展區一角,觀眾王先生主動伸出手掌同機器人打招呼,機器人也同樣伸出手掌與之回應,兩只手掌就這樣觸碰在了一起。這看似無心而又簡單的動作,背后發生的邏輯,展現出一種超越“形似”的“神合”。
“手眼協調、動作流暢,機器人像是有了靈魂一樣!”與機器人進行互動后,王先生不禁感嘆。記者從展臺工作人員處獲悉,人形機器人交互系統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后,在實際應用中的自主決策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它們不僅能識別觀眾的動作,還能理解動作的意圖,并快速做出回應。
如今,人形機器人的交互和視覺能力甚至能與一名成年人相媲美。可以預見,未來,它們將帶著更加智慧的“大腦”、愈加矯捷的“身體”,為人類提供更加智能、更有溫度的服務。
在一個場區,以熊貓為造型的寵物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圍觀。機器人根據小朋友的動作做出回應,引起笑聲連連。“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我們希望能將這款熊貓陪伴機器寵物打造為旗艦產品。”該場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熊貓機器人學習數據來源于真實的熊貓,機器人的頭部、背部、左右側臉頰、四肢分別擁有一個觸摸傳感器,可以根據用戶的觸摸做出不同反應,生動地表達出多種情緒,提供給用戶更豐富的體驗。
相比于人形機器人,這些貓、狗、熊貓造型的寵物機器人,不僅外形可愛,還具備了豐富的情感表達與互動能力。這些“動物朋友”也給人機交互展現出了新的可能。
商品展覽區,杭州某公司研發的Go2機器狗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憑借著精密的傳感器、先進的算法,它們能輕松上下臺階、識別障礙物繞行,甚至連續做后空翻、側翻、跳躍等高難度動作也不在話下。在GPT大模型的支持下,它們還具備人機交互能力,其驚人的靈活性引起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Go2機器狗的運動控制、核心電機等尖端技術均為自研、自產、自銷,我們在保證運動性能的情況下將性價比做到最佳。”現場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家庭陪伴、娛樂表演、盲人引導、救援搜排,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像Go2機器狗這類服務型機器人不再是被束之高閣的演示產品,而是真正走進人們生活,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助手。人們對于機器人的關注,也逐步從“看著好玩”轉向“真正好用”。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專家學者及企業方也更多地思考如何加速機器人的落地應用,讓機器人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
同一時間的其他展區,某品牌最新亮相的AI下棋機器人圍了眾多觀眾。真實的棋盤棋子、靈活的機械手臂,使得這款機器人幾乎可以像真人一樣與人類對弈。同時,它還能通過人臉識別系統識別并記錄棋手,根據交手的歷史成績判斷其棋力,然后自動匹配相應的難度。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型機器人最高擁有職業九段的實力,能夠滿足從初學者到職業棋手的練棋需求。
為了讓機器人對弈時動作更加流暢,該公司特別為它的機械臂設置了4個自由度,構成肩部、肘部、小臂、爪子的靈活結構。研發人員首次為機器人引入機械爪,實現了具有極高精度和穩定度的垂直抓取操作,溫和可控的抓取力度甚至可以夾起鵪鶉蛋而不弄壞它。
此外,不少機器人也在專業服務領域嶄露頭角。本屆機器人大會的醫療機器人體驗區,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一名穿戴了外骨骼機器人的下肢運動障礙患者緩緩起身,一步步穩穩走向前方,重新行走的幸福感讓她眼含熱淚。這一刻,科技與人文的交融體現得淋漓盡致。
“隨著科技的發展,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除了醫療康復領域外,外骨骼機器人在軍事作戰、災害救援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未來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的個體,力氣和忍耐力將遠超正常成年男性,甚至能化身為‘鋼鐵俠’,輕松完成各項繁重的任務。”
人工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能夠在幾分鐘內精準制訂出一套個體化三維手術方案;腔鏡手術機器人在“患者”腹中可以執行像剝掉生鵪鶉蛋外皮這樣精密的操作;遠程機器人手術讓醫生身在數千里外也可以遠程完成手術操作……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機器人將在醫療、制造、基建等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8月22日,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通用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前沿技術產業化論壇”現場,相關專家、產業方、創業者和投資人齊聚一堂,探討了通用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前沿技術從學術到產業的落地思考與實踐。
這是當天聽眾數量最多、駐足時間最久的論壇。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在座位有限的情況下,相當多沒有座位的聽眾足足站了3小時,只為聆聽前沿的觀點和思考。
據悉,此次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于8月22日至24日舉行。為期3天的主論壇突出尖端引領與融通合作,分為“產業發展”“協同創新”和“技術革新”等3大篇章。論壇上各界大咖云集,議題精彩紛呈,專家學者聚焦前沿技術風向和創新成果,分享全球機器人學界業界的最新進展。
回顧機器人大會走過的歷程,自2015年首屆大會舉辦相關論壇以來,這樣的思想碰撞已持續了10年,累計近200場論壇、2246位專家做報告、近140萬人次參會、1249家企業參展。現如今,大會已經不單單是思想碰撞的前沿,更發展成為全球機器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臺。
這10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加強同各國科技界、產業界的合作,有力推動了機器人科技研發和產業化進程。這10年,機器人技術從單一領域拓展到各行各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國內智能體機器人行業的一家知名企業,連續多年受邀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2022年大會上,該企業以130臺四足機器人Go1組成的超級方陣成為當屆大會的亮點。2023年大會,該企業研發的機器狗與雜技演員攜手呈現一場融合科技與藝術的視覺盛宴。2024年,該企業研發的G1人形機器人在大會亮相,其極限動作、靈巧控制、獨特妝造令觀眾驚嘆不已。
“世界機器人大會不僅展示了全球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與創新活力,更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加速發展、產業升級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與合作契機。”回想近幾年與世界機器人大會相伴成長的奮斗歷程,這家企業的現場負責人表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機器人產業必將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為人類社會開啟充滿無限可能的新未來。”
青少年是充滿激情和理想的追夢者。記者在現場發現,創新的火花不僅吸引著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還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前來圍觀。
在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現場,一群少年正圍坐在桌旁調試即將參賽的機器人,他們時而低聲討論,時而敲擊鍵盤。與此同時,另一個場館,一場機器人球賽正在火熱進行中,觀賽少年的目光隨著小機器人游走,現場歡呼聲此起彼伏。
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一位父親主動背起孩子與機器人“比心”。他面前的機器人伸出機械手臂,也輕巧地做出“比心”的動作。孩子的臉和機器人的臉“同框”,看上去都有幾分“稚氣”,同時也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青少年群體作為未來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他們的參與和熱情無疑為機器人的成長注入了新的動能。他們不僅是機器人技術的見證者,更是未來的創造者和推動者。
從“設想”通往“落地”,是結果,亦是開始。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再次證明了科技創新的力量和魅力。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機器人技術將繼續引領科技潮流,帶給我們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