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戶提問:5G牌照發放,產業加快布局,通信設備企業的投資機會在哪里?
四川用戶提問: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云計算企業如何準確把握行業投資機會?
河南用戶提問:節能環保資金缺乏,企業承受能力有限,電力企業如何突破瓶頸?
2025年將成為中國智能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政策法規加速完善、L3級自動駕駛規?;涞?、車路協同試點全面鋪開,推動智能駕駛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40%,智能化功能成核心賣點,產業鏈從“電動化”向“網聯化+智能化”躍遷。
2025年將成為中國智能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政策法規加速完善、L3級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車路協同試點全面鋪開,推動智能駕駛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40%,智能化功能成核心賣點,產業鏈從“電動化”向“網聯化+智能化”躍遷。中研普華預測,2025年智能駕駛軟硬件市場增速將達25%,車聯網、高精地圖、域控制器等細分領域迎來爆發期,而傳統車企與科技公司的跨界競合將重塑行業格局。
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將智能網聯技術列為新能源汽車首要載體,提出“三橫”(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目標。2025年,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場景將從試點轉向規模化應用;2035年將實現全場景車路協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首次納入自動駕駛責任認定條款,為技術商業化掃清障礙。
上海、深圳等城市已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超5000公里,并探索“車-路-云”一體化標準。例如,上海市計劃2025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并建成覆蓋全域的高精度地圖網絡。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2024-2029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分析
激光雷達成本降至500美元以內,905nm與1550nm路線D毫米波雷達分辨率提升至0.5°×0.5°,彌補傳統雷達縱向探測短板。中研普華數據顯示,2025年單車傳感器數量將從目前的8-12個增至15-20個,帶動感知硬件市場規模超300億元。
特斯拉HW4.0、華為MDC 810等大算力平臺(200TOPS以上)推動EE架構從分布式向域集中式演進。2025年,中央計算平臺占比將超30%,軟件價值占比從10%提升至40%。
必一運動官網
必一運動官網
伯特利、拓普集團等企業突破線控制動(EHB)技術,國產化率從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35%。
中研普華測算,2025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8%,其中:
比亞迪、蔚來等企業將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捆綁銷售,2025年高端車型標配激光雷達+高算力芯片。例如,蔚來ET7搭載Aquila超感系統(33個傳感器),算力達1016TOPS。
2025年智能駕駛與新能源汽車的深度融合將重塑出行生態。中研普華建議企業以“場景定義功能”為核心,聚焦城市NOA、代客泊車等高價值場景,同時通過戰略投資補齊芯片、操作系統等短板。在政策紅利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有望引領全球智能汽車產業變革。
如需獲取更多關于智能駕駛行業的深入分析和投資建議,請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中研網只提供資料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對有關信息或問題有深入需求的客戶,歡迎聯系咨詢專項研究服務)
2024智能駕駛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 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