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落幕。展會官網數據顯示,本次大會,參展企業累計超過774家,交易金額超過269億元。本次盛會吸引了169家企業參展,展示了600余件創新產品,其中首發新品60余款。在眾多創新技術中,人形機器人無疑成為了本次大會的焦點——共有27款人形機器人整機震撼登場,創下歷屆之最。
智元機器人此次帶來了“遠征”與“靈犀”兩大系列的人形機器人新品。智元的人形機器人采用了家族化設計語言,涵蓋了輪式與足式兩種形態,其應用場景可覆蓋交互服務、柔性智造、特種作業、科研教育和數據采集等多個領域。其中,遠征A2和遠征A2W在活動現場展示了其功能,吸引了眾多人駐足。
遠征A2是一款交互服務機器人,具備擬人構型與人因設計、多模交互與智能體驗、自主移動與可靠行走、多重保障與安全無憂、便捷操作與極簡維護五大核心優勢。活動現場,遠征A2展現出流暢自如的講解能力和穩定自然的運動功能。
遠征A2W是一款柔性智造機器人,具備雙臂協作與全域可達、高效部署與柔性作業、模型進化與持續演進、多模感知與安全無憂、持久作業與極簡維護五大核心優勢。活動現場,A2-W展示了動態任務編排、復雜作業執行及雙臂協同作業等作業能力。
數字華夏作為智元機器人的生態合作伙伴,在展位上展出了其新款交互型人形機器人“夏瀾”。
據悉,“夏瀾”集成了多項先進技術,包括被稱為智慧大腦的AI系統、能展現豐富表情的百變人臉、接近真人的高仿外觀、流暢的絲滑動作控制系統,以及自然的語音交互能力,旨在創造更自然、更親和的人機互動體驗。
宇樹今年帶來了6款機器人,分別是消費級四足機器人Go2和新型號Go2-W輪足版本,工業級四足機器人B2、B2-W,通用人形機器人H1以及今年5月發布的G1人形智能體。其中最吸睛的無疑是G1人形智能體,其全球首發價格9.9萬人民幣一經發出,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G1身高130cm、體重約35kg,配備23至43個關節電機,最大關節扭矩達120N.m,自由度超過43個,能夠實現大角度關節運動。基于端到端深度強化學習和仿線具備快速技術迭代的能力。
近期,宇樹推出了G1量產版本。此次活動現場,G1經過特殊妝造,呈現出悟空和機甲等獨特造型,吸引不少參會者的圍觀。
優必選在大會首次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工業場景解決方案”。今年以來,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入多家車廠實訓。
現場,優必選展示了Walker S 系列人形機器人的精準質檢能力。Walker S系列可以在60-80秒內完成檢查流程。此外,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Walker S 系列人形機器人能夠與工人、AGV、無人物流車以及智能制造管理系統協同。在大會現場,Walker S系列人形機器人也與L4級無人物流車Chitu赤兔在智能搬運任務中進行了協作。
優必選還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多模態大模型。現場觀眾可以與人形機器人Walker S語音交互,進行你畫我猜的趣味互動,Walker S能夠不僅有高精度的物體識別與抓取能力,還能雙手協同作業。
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UniX AI首次亮相世界機器人大會,帶來首款即將投入應用的輪式雙臂通用人形機器人Wanda,同時,UniX AI第一代雙足人形機器人Martian也隨之亮相。
Wanda是UniX AI首款完全自主研發,具備商業化落地應用能力的輪式雙臂人形機器人。它具有高度仿生的靈活雙臂,能模仿人類雙臂的各種動作,路徑規劃更便捷,智能抓取更可靠;同時,可變換操作模式的自研夾爪,能夠勝任多種不同生活和泛商業場景下的操作任務。UniX AI的展位以生活場景為核心,打造了廚房與客廳等環境,Wanda穿梭于不同空間內,展示洗衣、疊衣、制作漢堡、3D清潔等長序列可泛化的操作任務。
在本屆展會上,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帶來其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新品CL2的首度公開亮相。CL-2是逐際動力的新一代全尺寸、類人自由度的人形機器人,其通過腰部、手臂和腿部等多方面自由度的增加,完成了在全身運動控制上的一次重要技術升級。
逐際動力去年發布的CL-1,近期在能力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對CL-1進行了持續踢踹,CL-1通過自主雙臂和雙腿的協調緩沖,可以實現身體平衡不摔倒。此外CL-1的負載重量從4.1kg增加到8.2kg。
帕西尼帶來了其全新的多維觸覺人形機器人TORA-ONE。TORA-ONE在現場不停“比心”,使得觀眾紛紛駐足圍觀。
必一運動
TORA-ONE擁有47個自由度,可以單臂負載能力6kg的重物,其4指仿生靈巧手雙手搭載了近2000個ITPU高精度觸覺傳感器,均為帕西尼自主研發生產,能實現物體6D位姿識別與柔性抓取。它基于先進的視觸覺多模態感知模型控制核心,進入復雜場景后,能夠更快速地對周圍環境進行判斷和任務拆解,結合運動控制算法與語音交互系統,并在與人類的互動中持續學習優化,實現豐富、柔順的交互協作。
威邁爾帶來了其首款類人形機器人VersaBot。威邁爾VersaBot搭載了邁爾微視(MRDVS)最新發布的導航相機T2,實現其在陌生環境的自然導航;通過高效輪式底盤實現機器人的高效率行駛作業,在輪式底盤四周搭載多個邁爾微視(MRDVS)最新發布的避障相機S3,實現對懸空底矮障礙物的檢測和避讓;同時,VersaBot還擁有靈活的六軸機械臂,通過邁爾微視(MRDVS)H3310結構光相機實現對目標物體的精準定位抓取。
在現場,VersaBot和觀眾進行互動游戲。觀眾通過IPAD點選飲料或薯片,VersaBot接到任務指令,自主行駛至貨架前,精準定位并抓取觀眾下單的飲料或薯片送到觀眾面前。
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天工1.2 MAX”是展會中的焦點。天工1.2 MAX身高173cm,體重60kg。作為全國首個通用機器人母平臺,天工機器人具有多種復雜地面的通過能力和奔跑能力。
同時首發的具身智能服務機器人“天軼”身高163cm,體重72.5kg,自由度16個,擁有輪式全向移動能力,腿部具備升降功能,可智能適配服務對象的身高和狀態,配合完整雙臂和胸口大屏,可以實現定位導航、平穩移動、自然對話和精細手臂操作,可應用于接待、導覽、咨詢問答、場館介紹、舞蹈表演等多種場景。
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新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領航者2號NAVIAI”亮相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大會現場,它為觀眾展示了演講、泡茶、下棋等十八般武藝。
相較于5個月前發布的“1號”,此次亮相的“領航者2號NAVIAI”機器人無論是在外觀上,還是技術細節上都有了不少新變化。“領航者2號NAVIAI”的體重提高到60千克,身高1.65米,具備高精度輕量化仿人臂,單臂可負載5千克的重量,而且行動最快速度超過每小時6千米,持續作業時間可達2小時。
上海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攜“青龍”開源公版機應邀參展。“青龍”走路的速度不算快,但步伐穩健。其腿部系統追求輕量化、高剛度和低慣量,搭載了高扭矩密度的軸向電機,以此保障它在復雜地形中的穩態行走能力。
“青龍”人形機器人擁有“朱雀”具身大腦和“玄武”小腦模型。“朱雀”具身大腦是一個以多模態大模型為核心的機器人指揮調度中心,利用多模態大模型的感知能力、任務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以及規劃能力,幫助機器人完成任務。輸入的是文字和圖像信息,支持語音交互,最終將任務決策信息輸出給“玄武”小腦模型。
在銀河通用機器人展區,具身智能機器人Galbot在活動現場帶來了清理桌面、貨架取貨、貨架補貨、抱箱子共4項真機演示,可覆蓋商業、工業、家庭等場景。
Galbot身高173cm,臂展為190cm,采用獨特的移動雙臂和輪式腿設計,實現了全方位的360°移動能力,它可以自主切換到“跪姿”或者“站立”模式,這樣的設計使得它能夠應對不同任務需求。
現場模擬了工廠庫房的環境,工作人員根據需求下達指令,機器人則自主識別貨架上對應產品的料箱,雙手配合抓取,然后放置在傳送帶上。
星動紀元公司向公眾展示了其首款商業級人形機器人星動1號。該機器人具有雙足式、輪式及桌面式3個版本,以更好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其相比小星MAX在運動和操作能力上均有大幅提升。
小星Max配備了5個陣列式傳感器和12個主動自由度,最大抓握力可達80N,單指最大負載5公斤,具備高自由度、高性能、高智能性等優勢,能夠做出精確且迅速的動作,如夾取、捏、握持、擰轉等。
天鏈機器人攜帶自主研發的天鏈人形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一體化關節、諧波減速機等產品亮相大會。
天鏈人形機器人T1 Pro,身高約1.60米,全身自由度71個,重量43公斤,關節最大扭矩達到450Nm,手臂單臂負載8kg,最大負載16kg,負重深蹲突破145kg。關節活動范圍可以達到舞蹈演員的活動靈活度。機器人最大行走速度10km/h。
樂聚機器人帶來了多款人形機器人,其中,包括雙足人形機器人Kuavo(夸父)和最新的輪臂式人形機器人。
Kuavo是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重量約45kg,全身自由度超38個,步速最高可達5km/h,快速連續跳躍高度超過20CM,擁有完全開放的運控和應用開發接口以及完善的仿真平臺。
樂聚新推出的輪式雙臂人形機器人,則穿梭在一個模擬的工廠貨架場景里,完成貨物的搬運。據悉,該機器人可以應用到3C、汽車、家電等行業的搬運場景。
在加速進化的展臺,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比賽正在進行。加速進化此次帶來了多款T1機器人,該款機器人雖然尺寸較小,但在運動上毫不含糊,可以進行俯臥撐、踢足球等多項運動。
據悉,T1機器人具備高性能異構算力平臺:支持運動控制、感知決策、定位導航等算法的部署,開發者可使用該硬件平臺,進行硬件在環仿真,并完成機器人在多種場景的落地 。
必一運動
星塵智能本次帶來了其前不久正式發布的最新款AI機器人助理Astribot S1。據悉,S1擁有“最強大腦”,具備在復雜環境中的感知、認知、實時決策能力,及智能理解和多模態交互執行能力,實現物體、任務和環境級別通用操作泛化。
活動現場,觀眾們見證它復刻了專家的揚琴、書法、糖畫等技藝。這種適配泛場景、通用性的學習操作能力,也令其可應用到更多類型的復雜任務中去。
以上僅為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部分人形機器人展品,除此之外,特斯拉、EX機器人、方舟無限、眾擎機器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等公司及研究機構都帶來了其相關產品進行展示。
在本次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人形機器人是絕對的主角,然而,相比于其在展會上的火熱表現,其在商業化的探索更加值得關注。未來,誰能在技術、應用和商業化路徑上實現突破,誰就能率先占領這一新興市場的制高點。
●對話清華大學趙明國:加速進化復現波士頓動力動作,我們需要的是信心和創新!
●2023年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9所985光頭!西交華科前三!(附全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