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上,AI應用方向集體走強,Sora概念股領漲,萬興科技300624)等多股漲停。機器人概念股沖高回落,巨輪智能002031)等30余股漲停。互聯網金融概念股反復活躍,大智慧等漲停。下跌方面,大消費股展開調整。
截至收盤,滬指漲0.13%,深成指漲0.29%,創業板指漲0.36%。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645億。整體而言,除了AI應用方向外其余熱點較為雜亂,但短線情緒繼續活躍,全市場超3800只個股上漲,逾150股漲停或漲超10%
其中AI應用方向再度全線爆發,Sora概念、影視傳媒、游戲等細分方向均漲幅居前。消息面上,近日,中外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紛紛發布最新的文字轉視頻平臺。
其一,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透露,接下來公司將展示一些新產品或者樣品,包含用戶們期待已久的文字轉視頻工具Sora和一款新的推理模型。其二,中國電信601728)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在舉行的“TeleAI開發者大會”上發布首款基于星辰大模型的視頻生成大模型。其三,騰訊混元大模型也正式上線視頻生成能力。
中信證券稱,展望2025年,科技產業的投資主線將繼續圍繞AI展開。隨著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態、邏輯推理等方面的持續進步,AI料將與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深度結合,從算力基礎設施到終端應用落地,持續驅動科技產業投資,推薦關注AI算力、應用與數據、AI終端三個方向的投資機會。
其一,NVIDIA和亞馬遜云科技本周于拉斯維加斯舉行的亞馬遜云科技re:Invent上齊聚一堂,展示全新解決方案,用于加速AI和機器人技術突破;其次,據證券時報網原因媒體消息,英偉達近期正在中國臺灣探索合作企業加入其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可能性;其三,2024年移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年會即將在蘇州舉行。
中信建投601066)認為,人形機器人距離真正具備應用價值的目標越來越近。展望未來全球范圍內政策、產業資源有望進一步涌入,加速行業商業化落地。
必一運動官網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消費板塊今日轉弱,桂發祥002820)一字跌停,導致高位股內部的分歧加劇,可見行情的“蹺蹺板”特征依然顯著。再加之量能較昨日再度萎縮,市場整體仍以震蕩結構看待為宜,分析人士建議,應對上需更為謹慎,耐心等待市場分歧充分釋放后再行低吸。
據證券時報消息,從業內獲悉,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的最新監管要求起了新的重大變化,相關的禁止性事項出爐!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監管部門在前期執行的基礎上,對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監管細則的優化。
一是針對借款主體:“主要股東”必須為直接持股5%以上的股東,暫不含自然人及金融機構。此前的主體比較寬泛,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及公司董監高。“上市公司”不得為已被實施退市警示的公司,且不得為金融機構;
三是貸款比例設定為不超過90%(此前最高比例為70%)。貸款利率方面,設定在2%左右,不得高于2.25%;
四是在合同簽訂環節,要求銀行須在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后才能簽訂貸款合同,發布公告前應簽貸款承諾;
在市場行情與政策支持的雙重催化下,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掀起回購浪潮——年內已有2096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25家;回購金額合計達1615.39億元創歷史新高,相較于去年同期的829億元,同比增長近50%。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發布回購方案的A股公司中,已有超過240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全部回購股份已注銷,合計回購金額超300億元。這其中不乏諸多行業龍頭公司,如貴州茅臺600519)、中遠海控601919)、東方雨虹002271)、招商蛇口001979)等。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這一波注銷式回購浪潮不僅有利于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提升資本市場的表現,也有利于提升投資者的信心,推升股價,帶來更好的投資獲得感,同時也能夠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值。”
面對近期的市場變化,各大公募基金展開了密集討論。多位基金經理認為,2025年上市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回升,權益市場已進入布局時間窗口。在不少基金經理看來,科技賽道有望在明年市場涌現越來越多的投資機遇。
海富通基金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監周雪軍認為,短期內市場向下風險不大,當前股市積極可為。主要基于四大理由:
一是政策積極呵護市場,包括政治局會議定調提振資本市場,央行新設工具支持資金入市等;二是微觀資金面邊際改善,寬基ETF大量入市,險資也穩定流入,大盤高股息將支撐股市;三是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估值過度錯殺的局面難再現;四是各類政策提振下,市場預期后續經濟基本面有望止跌回穩。
長城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楊建華也表示,當前國內宏觀政策基調已經明確,隨著貨幣和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內需有望進一步提振,預計經濟基本面和盈利有望繼續改善,A股市場或迎來新一輪價值重塑機會。
在具體的配置策略上,周雪軍表示,短期配置傾向于“啞鈴策略”,超配低估值高股息與科技成長。他傾向于逐步加大關注與經濟順周期修復相關的泛消費、周期制造等方向,同時在科技方向將根據細分產業趨勢的變化來做調整。周雪軍還表示,相對看好上游資源,對中下游制造保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