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這一科技創新的璀璨明珠,在2024年贏得了全球科技界的廣泛贊譽,美國《時代周刊》更是將其譽為該年度的偉大發明之一,并將其置于封面報道之中。這份權威雜志精心篩選出的200項“2024年最佳發明”中,人形機器人不僅榜上有名,更成為了封面焦點。
若要用一個詞來概括人形機器人獲獎的緣由,“前所未有”或許最為貼切。2024年,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突破達到了臨界點,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其精細化工作能力與深度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使得人形機器人走進工廠、參與實際生產成為了可能。與此同時,多家企業競相推出新品,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品為人形機器人市場增添了無限活力,成為了新時代的“賽博生產力”。
人形機器人的熱潮并非一時興起,而是預示著未來生產關系變革的新篇章。科技巨頭如黃仁勛、馬斯克等,均將人形機器人視為未來大規模量產的重要機器人類型之一,與汽車、無人機并肩而立。馬斯克更是大膽預測,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將遠超人類,有望達到100億臺以上。
在國內,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同樣如火如荼。各大發布會上,能夠打螺絲、搬運貨物的人形機器人頻頻亮相,展現了其在工業生產中的巨大潛力。優必選的Walker S系列、智元的通用機器人、傅利葉的GR-1等,都已成功進入工廠實訓階段,部分產品甚至已開始量產交付。
隨著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人形機器人正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歲末年初,國內企業推出的人形機器人產品琳瑯滿目,從技術能力、商用場景、量產規模到未來走向,無不展現出人形機器人的“主流發展關鍵詞”。
在人形機器人的本體技術上,2024年的主流表現為上肢手部的成熟與下肢魯棒性的提升。靈巧手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形機器人能夠完成更多精細化操作,如砸核桃、搬運重物、焊接等。同時,下肢行走能力的穩定提升,也讓人形機器人能夠輕松應對復雜路面,實現更高效的移動。
Bsports必一體育
作為動作執行的末端執行器,靈巧手的自由度決定了人形機器人精細化操作能力的上限。而下肢的穩定行走能力,則是人形機器人實現更廣泛應用場景的基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形機器人在上肢與下肢的能力上均取得了顯著突破。
在商用場景方面,人形機器人已初步錨定了以工廠為靶點的B端應用。車企作為第一批“試驗田”,已率先引入了人形機器人進行實訓。其自動化、現代化的生產環境為人形機器人提供了理想的落地應用場景。隨著人形機器人在真實環境中的歷練與技術的不斷提升,未來人形機器人出現在C端場景的可能性也將越來越大。
在量產規模上,人形機器人行業也迎來了顯著提速。多家企業宣布了量產計劃,并推出了面向市場的產品。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矩陣超智等廠商均宣布了量產規模,其中部分產品已正式上市銷售。隨著量產規模的擴大,人形機器人的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從而推動其更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
展望未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將呈現出更多新變化。開源將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隨著部分企業率先開源數據集,將為行業提供更多的高質量數據資源,促進人形機器人精細化操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同時,隨著量產規模的擴大和上游零部件廠商的成本降低,人形機器人的終端價格也將更加親民,從而吸引更多下游客戶的關注和購買。
寶馬阿里強強聯手,AI大語言模型賦能新世代車型,上海車展智能座艙搶先看!
10-15萬純電SUV市場激戰正酣,海獅05 EV能否續寫比亞迪輝煌?
沈陽排查小米SU7 Ultra?交警部門:誤會一場,實為高性能車安全宣傳
本網站LOGO小熊標志受版權保護,版權登記號:魯作登字-2015-F-025467,未經ITBEAR官方許可,嚴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