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1日,為持續推動“合力+華為”在智能物流領域深度協同創新合作,合力與華為共同揭牌“聯合,與華為形成“行業深耕力×技術專長力”乘數效應,雙方共創共建將不斷拓寬智能物流場景應用邊界。
3月27日,拓邦股份公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5.01億元,同比增長16.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1億元,同比增長30.25%。
3月24日,越疆機器人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公司2024年收入達到3.7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0.3%,虧損9536萬元人民幣,虧損同比收窄7.6%,NonGaap虧損3645萬元人民幣,同比大幅收窄55.4%。
埃斯頓3月2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參股的埃斯頓酷卓已于2024年9月24日在上海工博會上發布第一代人形機器人CODROID 01,并正在進行下一輪的設計與小批量工業場景驗證,配合工業機器人在智能生產線和智能工廠中進行應用。
3月25日,半導體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Gyro捷螺智能日本子公司「Gyro 捷螺智能株式會社」于大阪正式成立。作為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新加坡之后的第四大海外運營中心,此舉標志著捷螺智能全球化戰略進入新紀元。
3月25日,vivo宣布,公司已正式成立機器人Lab,進軍機器人行業,主攻消費級市場,研發個人和家庭場景的機器人產品,讓技術走出實驗室,回歸用戶生活并解決痛點。
3月24日,京東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側重家用場景,現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行業人士透露,京東非常重視人工智能、自動化以及機器人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內部也有多支團隊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發。
3月28日,大族機器人正式更名為“華沿機器人”,以品牌煥新作為戰略支點,開啟全球化進階之路。
3月21日,國家藥監局 批準北京企業唯邁醫療 ETcath 介入手術輔助系統上市。
3月25日,江蘇睿恩新能源與杭州??禉C器智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新能源技術與智能物流系統深度融合展開全方位協作。同日,睿恩新能源與江蘇泛華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深度融合研發制造與全球化服務能力,劍指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國際核心市場工業級產品的應用與推廣。
3月25日,新石器無人車與RoboSense速騰聚創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物流領域無人車全天候、全時段、全場景通行的需求深度協同,打造無人配送解決方案,共同提升無人車在復雜場景和多元環境下的精準運行能力,滿足快遞網點接駁、商超配送等多種專業化配送場景。
3月28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公布2024年度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設名單,先臨三維成功入選。
3月25日,偉創電氣在投資者平臺上表示,公司參股公司深圳市偉達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集合各方優勢,針對于機器人迭代發展及機器人有關的精密機械零部件、機器人關節、控制器、驅動器、減速器等關鍵組件,打造具備強競爭力的機電一體化核心零部件產品,如旋轉關節模組(諧波/行星),直線關節模組等。
中鼎股份3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2025年3月,公司召開董事會擬與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書》,在合肥市包河區投資建設智能機器人項目總部及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中心,共同推動機器人諧波減速器、關節部件總成等產品生產配套的發展戰略,目前業務在正常進行中。
3月26日在,凱爾達表示,凱爾達人形機器人將放棄凱維力傳感增資擴股的優先認繳出資權。本次增資完成后,王仕凱、楊曉將分別持有凱維力傳感5%的股權,公司全資子公司凱爾達人形機器人對凱維力傳感的持股比例將由65%降至58.50%,凱維力傳感的注冊資本將由人民幣285.7143萬元增加至人民幣317.4603萬元,凱維力傳感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不會發生變化。
3月26日,寧德時代發布消息稱,公司已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若本次在港股市場成功上市,寧德時代將形成“A+H”股的格局。
3月27日,奧比中光在投資者平臺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國內外超百家機器人企業達成合作,包括優必選、追覓、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機器人、LionsBot、斯坦德等。
三花智控在3月27日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在仿生機器人領域,公司聚焦機電執行器,全方面配合客戶產品研發、試制、迭代并最終實現量產落地。目前,仿生機器人產業作為公司第三大核心戰略板塊進行拓展。
3月28日,深圳麟動具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董德平,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智能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制造;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億嘉和企業等共同持股。
3月27日,均勝電子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均勝電子實現營收約559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約1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主營業務毛利率提升1.8%至16.3%;經營性凈現金流增長至約46億元。
3月28日,金明精機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介紹,公司在生產環節逐步引入工業機器人用于拋光、打磨、焊接等生產制造場景,提升精密生產線復雜零件的加工精度,并籌劃搭建智能化立體倉庫系統集成項目,加速提升生產車間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工業制造效率和自動化水平。
3月27日,三花智控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79.47億元,同比增長13.80%,歸母凈利潤30.99億,同比增長6.10%。
3月27日,東風柳汽宣布將于其汽車制造工廠內部署20臺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1,并計劃在上半年完成,應用于汽車整車制造,提升其制造工廠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水平及效率。
3月25日,優必選科技宣布,奧迪一汽近期在長春建設的全新先進生產基地開始生產純電動車型,首次引入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在汽車生產過程中進行質量流程試點項目,執行空調泄漏檢測任務。
3 月 28 日,軟銀集團正醞釀一項在全美建設集聚人工智能工廠的產業園區計劃。該集團可能承諾與美國政府共同投入超過 1 萬億美元(注:現匯率約合 7.27 萬億元人民幣),規模遠超此前公布的 5000 億美元“星際之門”AI 網絡基建計劃。面對勞動力短缺問題,軟銀致力于打造搭載 AI、實現自主運行的機器人工廠集群。
3月26日,在智元首屆供應商大會上,鼎智科技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高效的交付能力和優質的服務,榮獲智元機器人頒發的“優秀合作伙伴獎”。
3月21日,柴孚機器人發布新品ClusterPack2 X?,該新品是一款高度自動化的智能生產系統,集成柴孚 ALPHTIC 系列重載工業機器人,并融合智能視覺、力控傳感與自動化物流技術,可實現電池 PACK 的精準搬運、自動對接及高精度裝柜。
3月26日,阿童木機器人正式推出面向海外市場的AM-20——AM-40共三大系列七款海外版協作碼垛機型。
3月25日,西門子在上海舉行以“中國加速2.0”為主題的智能制造創新產品發布會,重磅發布18款面向中國市場的新品,覆蓋PLC、變頻器、伺服驅動系統、虛擬調試軟件等工業自動化、數字化產品及服務。
3月24日,雷賽智能正式發布S系列“超強”運動控制PLC。該新品具備小巧全能、超薄緊湊、超強運控、易學易用等優點。3月26日,雷賽智能發布DH116靈巧手。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3月26日,發那科發布全新系列移動復合機器人,該新品可搭載全系列CRX協作機器人,負載5~30kg,最大臂展1889mm,整體防護等級IP67,配備6軸力控可實現工件和刀具高精度搬運。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3月26日,科盟創新發布新一代輕量化諧波減速機、輕量化擺線減速機、鋁鋼復合減速機等新品。其中,鋁鋼復合減速機內外軸復合結構減重33%,扭矩密度+50%,壽命延2倍,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替換同類產品,適配工業機器人/數控設備
3月26日,由中船海神公司與云深處科技公司聯合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急救(轉運)機器人”在京正式亮相?!凹本龋ㄞD運)機器人”,選配“四足、四輪和履帶”三種“行走方式”,具有“行走、奔跑、爬樓、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七大能力,具備“呼吸、監護、輸液、B 超、除顫、心肺復蘇和供氧”七大功能,能在-20°C 至 55°C 環境穩定運行,自動精準地對傷員實施“動中急救”,廣泛應用于自然災害救援、復雜環境作業、安全事故救援、戰場急救和院前院內轉運等多種場景。
3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及建筑學院聯合研發了自動化線控砌磚機器人CU-Brick,并首次應用于本地建筑項目──中大校園內的「再生園」。CU-Brick是一種線纜驅動平行機器人,配備無線夾持末端執行器及六個不同方位自由度(DoF),提供卓越的靈活性與彈性。
3月25日,華睿科技發布七大系列視覺產品創新成果。通過構建底層算子接口-多樣化軟件平臺-專業化圖像采集系統三位一體的自主研發生產體系,持續驅動產品實現小型化、低功耗、高幀率及智能化,向極致性能不斷邁進。
3月19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聯合商湯研究院、北京大學、上海AI Lab等機構,正式開源具身智能框架UniAct(Universal Actions)。這一框架通過構建首個通用動作空間,突破了不同機器人(如機械臂、四足機器人、自動駕駛系統)因物理形態和控制接口差異導致的動作異構性瓶頸,為具身智能的跨平臺泛化提供了底層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