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AI、機器人……這些熱門話題儼然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辦公的重要部分。
智東西8月21日報道,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于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舉辦。今年服貿會主題為“全球服務,互惠共享”,將突出新質生產力,打造“新而專”的展覽展示。
其中,服貿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將圍繞“數貿創新,科技賦能”為主題,設置通信和數字技術、元宇宙兩大展館,開設電信服務、人工智能、智慧生活、低空飛行、專精特新、國際創新孵化、元宇宙前沿技術創新應用體驗中心七大展區。
如今,從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各類AI應用層出不窮,到技能多樣的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以及元宇宙技術的逐漸普及,科創創新正以令人矚目的速度蓬勃發展,且正深刻影響我們日常的方方面面。
圍繞著這些科技行業熱門話題的AI、算力、機器人行業不斷涌現出令人驚嘆的成果,此次服貿會匯集了這些賽道的一系列玩家,為企業提供展覽展示、洽談推介、成果發布、配套活動系列服務。此次活動有哪些企業展出了最新科技成果?值得關注的熱門賽道有哪些?我們試圖從服貿會已經披露的企業參展信息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國大模型已經遍地開花。根據國家數據局最新統計,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行業大模型已經在賦能各個領域。
智譜AI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專注于做大模型的中國創新。智譜AI自2020年底開始研發GLM預訓練架構,先后完成了百億參數模型GLM-10B和中英雙語千億級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GLM-130B的研發。
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整體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比肩世界先進水平。基于全自研基座大模型的強大能力,智譜AI構建了極具競爭力的AIGC模型產品矩陣,包括AI提效助手智譜清言、高效率代碼模型CodeGeeX、多模態理解模型CogVLM和文生圖模型CogView等。
瀾舟科技的“一橫N縱”孟子大模型系列及其產品將亮相服貿會。“一橫”指的是孟子通用大模型、金融行業等孟子垂直大模型。“N縱”是基于孟子大模型的多個能力型應用產品,包括其推出的瀾舟智會、瀾舟智庫、瀾舟智搭企業大模型應用三件套。
這些應用的能力覆蓋AI文檔理解、AI文檔問答、AI文檔協作、機器翻譯以及AI搜索等。
當下,大模型的發展愈加專注于與行業的深度結合,聚焦不同應用方向和場景的工具探索,既能讓AI能力深入千行百業,同時可以驅動模型能力提升。
作為工業制造大模型落地的頭部廠商,滴普科技入選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場景應用典型案例”。
Deepexi滴普企業大模型集成了五大核心特色能力,如通過語料庫的精細化擴展與多模態解析,提升了Token的語義密度和模型性能,增幅近25%;模型具備自動生成SQL調用及Function Calling能力,完成精細化調整,在70B以下模式中排名領先;基于多元邏輯技巧與超參數調優,讓Token生成更精準,響應提速逾20%;具備全面的數據安全與權限管理體系,保障了模型的安全與合規。
目前滴普科技已經通過工信部中國信通院模型能力標準符合型4+級認證。針對國產化算力需求,Deepexi Fast5000E一體機預裝企業級大模型,能實現低成本、即插即用的高效部署。
大模型狂歡背后,算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猶如基石之于高樓大廈。大模型的訓練和運行需要處理海量的數據,其復雜程度超乎想象。強大的算力是保障大模型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訓練的關鍵。
與此同時,企業涌現出對于AI支撐能力體系愈發復雜的需求,底層基礎設施玩家為AI構建起了完備的算力底座,同時這些玩家還依托基礎設施構建優勢,打造基礎模型、機器人等創新成果。
中國聯通已推出“1+1+M”聯通元景大模型體系,即1套基礎大模型、1個大模型底座、M種行業大模型,相關模型已實現10個行業應用。同時,聯通云形成了“安全可靠、云網一體、數智相融、專屬定制、多云協同”的特色優勢,提供“聯接+感知+計算+智能”的算網一體化服務,打造數字經濟“第一算力引擎”。
此外,面向C端用戶,聯想還將以智慧安防、智慧助老、AI看家等為主題,展出諸多最新的科技成果。
2、中國移動:業務涵蓋AI、大數據、安全,展出智能體感陪練產品+機器人產品
中國移動的主營業務涵蓋移動語音、短彩信、無線上網、有線寬帶、物聯網等連接服務,數據中心、云計算、 內容分發網絡、算網融合等算力服務,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能力的平臺、應用和解決方案。
此次,中國移動還會展出將AI健康技術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八段錦”內容相結合的運動健身游戲智能體感陪練產品。
3、中國數谷貴陽貴安:已引進17個超大型數據中心,智算能力突破30EFLOPS
以城市為單位,貴陽貴安正聚焦算力、賦能、產業三個關鍵,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核心區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 “中國數谷”。
目前,該地已引進超大型數據中心17個;布局智算卡超過9萬張,智算能力突破30EFLOPS;建設5G基站2.76萬個,國際互聯網數據通道帶寬240G,入圍“千兆城市”。
思騰合力專注于AI領域,提供云計算、AI服務器、AI工作站、系統集成、產品定制、軟件開發、邊緣計算等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天津打造了AI產業園,承接全國智能高科技企業入駐;在內蒙古包頭建立了云計算中心,新增裸金屬服務器租賃、服務器托管和云業務。
必一運動sport網頁版登錄
本次服貿會,該公司將展示思騰云在圖像識別、無人駕駛、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算法的應用能力。
思騰云計算適用于圖像識別、無人駕駛、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以及推理應用計算;在科學計算方面,適用于流體動力學、計算金融學、分子動力學、環境分析等。
此外,中國電信、中國鐵塔展示算力網絡布局、低空經濟、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應用、量子等前沿技術成果。
當下,隨著技術創新,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腳步加快,一方面,從工業、服務到特種,機器人應用領域逐漸拓寬;另一方面,大模型技術不僅增強了機器人的認知智能,還提升了其交互和推理能力,推動機器人大腦發育以及智能自主進化。
中國移動智家中心依托家庭產品研發運營中積累的視頻生成、家電操控等能力,打造的“益智、陪伴、人形、雙足”四類家庭機器人產品。
在服貿會上,中國移動還將展出家庭四足機器狗笨笨、中國移動與商湯深度合作的首款娛樂性家庭智能機器人AI下棋機器人。
偉景智能是一家以立體智能視覺和機器人技術為核心,專注研究和生產立體視覺工業相機和人形機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基于“立體視覺+自然學習(Natural Learning)”的雙目智能視覺技術,具備可認知、可學習、累積性、疊加性等特性,幫助機器人更好地感知立體世界。
該公司已經發布新一代雙足行走人形機器人曉唯,擁有視覺、語音、學習、行走以及操作五大核心能力,可以
目前物聯網整體發展處于快速增長與深化應用的階段,正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邁進。
其中,車聯網是物聯網的一種具體應用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車聯網為物聯網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數據來源。車輛作為一個移動的智能終端,搭載了大量的傳感器和設備,能夠實時采集車輛自身的狀態信息(如速度、位置、油耗等)以及周圍環境的信息(如路況、天氣等)。
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物聯網平臺等諸多科技創新的應用,正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影響。
東風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代表玩家,正著力推動新能源躍遷和科技躍遷,圍繞汽車產業全價值鏈,該公司已經形成了“4+2”業務布局。
在服貿會現場,東風汽車將展示猛士917、嵐圖FREE 318、eπ008三款車型,及商用車“龍擎”和乘用車“馬赫”動力、量子架構、東風氫舟燃料電池、東風“悅享智能”等核心技術。
基于自主研發的智能物聯網平臺,珠海愛浦京將以“核心平臺+創新應用+行業方案”的模式,為制造業、工業園區、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安全生產、綠色低碳等領域,提供安全管理云、安全教育云、智慧檢維修管理平臺、智慧能碳管理解決方案等數字化產品與解決方案。
此次服貿會,該公司將展示包括三維可視化展示、實時預警告警處理、精準定位、智能調度算法。
盈創力和專注于機房動力環境監控、智能機柜、智慧監控、以太網溫濕度傳感器、智能溫控燈帶、一體化智慧綜合箱燈產品的自主研發。
此次服貿會,該公司將展出以太網溫濕壓傳感器APEM-5930-P、城市管+智能系列產品YC-MC01、北斗形變監測儀YC-BDS02、戶外智能機柜等系列產品。
作為持續關注物聯網與工業以太網環境監控產品與研發的企業,該公司已經擁有不同規模下的機房機柜動環測控技術,并為眾多企業提供了OEM、ODM產品。
低空飛行產業作為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其中,低空飛行器制造和低空運營服務貢獻最大,接近55%。
無人機、直升機、eVTOL等所飛行的低空區域,被視為一個新的萬億級規模量級躍變的產業空間。
中國聯通借助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能力,打通了無人機系統的操控端、飛行平臺端和任務掛載端,真正做到數據鏈實時同步。聯通5G-A通感一體賦能低空管理,為發展低空經濟注入新動能。
同時,5G-A技術被認為是5G向6G演進的關鍵階段,通信感知融合技術則是5G-A的重要創新方向。
廣州億航智能等無人駕駛飛行器制造商也將向業界展示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和低空經濟整體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產業交流與進步,推動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無人直升機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航景創新將帶來其已用于防汛實戰的應急通信保障無人直升機平臺
服貿會的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匯集了國內多個領域的重磅玩家,已經成為國內科技展會的突出代表,以及各領域玩家與產業界交流的舞臺。
本屆服貿會同樣匯聚了從AI突破到機器人、物聯網革新的眾多玩家,在這里,既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對未來的引領,同時感受到了創新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革。從實驗室里的前沿探索到市場上的實際應用,每一項科技創新成果都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