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OpenAI支持的明星初創(chuàng)1X Technologies,發(fā)布了最新的通用家務機器人NEO。不僅外形自然擬人,還有仿生設計帶來的絲滑動作。不想干的家務,真的可以讓機器人幫忙了!
然而,它的首次現身,竟被所有人誤認為——這不就是一個穿著西裝的「人」嗎?
公司的AI副總裁Eric Jang也在推特上官宣了這個消息,同時預告了下一步的發(fā)布。
很高興終于公開分享NEO。在硬核科技中,最簡單的東西(超純水、超平面鏡)都是超級困難的。我們制造了一種超安靜的機器人,在人類周圍非常安全。我們很快就會分享人工智能方面的更多進展
CEO兼創(chuàng)始人Bernt B?rnich表示,希望NEO能完成人類不喜歡做的任務,比如清潔、整理等日常雜物,并能聽從指揮,根據用戶的偏好和生活方式進行定制。
為了讓NEO更適合家庭和生活場景,1X對機器人的外形和硬件規(guī)格都做出了特別設計。
畢竟,他們之前推出的工業(yè)通用機器人EVE,身高1.82米,重87公斤,可以說是「彪形大漢」的體格。
而NEO的身高只有1.67米,基本上是人類的平均水平,體重也只有30公斤,約為EVE的三分之一。
據介紹,它的手有20個自由度,能舉起超過自己體重兩倍的70公斤的重量,也可以攜帶最多20公斤重的物體。
相比Optimus賽車般的酷炫外觀,NEO幾乎全身被布料包裹,似乎更能融入人類。
德撲之父、OpenAI科學家Noam Brown打趣道,「信不信由你,這不是一個穿西裝的人。」
除了外觀,NEO還具有類似肌肉的解剖結構和非嚴格的液壓系統,將力量與柔和融為一體,因此可以非常自然地與人類交互。
不僅可以自然地行走、慢跑、跑樓梯,而且還可以進行遠程的人工控制,完成很多「有人味兒」的動作。
干家務時至關重要的靈巧手,看起來也是既自然又靈活,不僅可以穩(wěn)穩(wěn)地抓握物體,還能拿住柔軟的抹布。
由于不依賴于傳統的剛性執(zhí)行器,而是利用了仿生設計和更靈活的組件,NEO才能實現更流暢的運動,并且消耗的能量也很低。
但比較可惜的是,NEO只能運行2個小時,相比EVE的8小時續(xù)航,這可能是輕量化設計之后的權衡。
英偉達科學家Jim Fan看到demo第一時間就趕來祝賀,并表示「非常驚艷」。
自2014年以來,1X Technologies一直在打造類似人形的機器人。現在,他們向世界展示了最新機器人NEO。
對于Eric Jang所說的「超安靜」,試用者和Jason Carman都表示:確實如此,執(zhí)行器簡直太安靜了!
拍視頻的時候,甚至需要把音頻電平調高很多,才能聽到NEO執(zhí)行任務時發(fā)出的聲音。
針對1X兩款機器人都主打的「安全性」,也有人直接質疑:你們所說的「安全性」是什么意思?
僅就硬件而言,即使在高速移動時也具有合規(guī)性和低反射慣性。當然,「安全」還意味著態(tài)勢感知和賦權(例如持有銳器和熱咖啡)——但我們還不準備分享相關信息。
官方博客表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安全」。經過不同場景和環(huán)境的測試后,NEO將在挪威的工廠中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
而在目前Beta測試階段,1X將在將在選定的家庭中部署有限數量的NEO,用于研究和開發(fā)中至關重要的——數據。
受到數字助理和自動駕駛的啟發(fā),1X的數據收集不同于傳統的編碼和預定義算法。
操作員會引導機器人在不同的現實場景中工作,讓機器人直觀地了解任務的難度和可行性。當收集數據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機器人就學會了一項新技能。
在實際場景中,NEO的設計是「開箱即用」,但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學習。使用越多,就會變得越「智能」。
因此,Beta測試階段將使NEO能夠收集更多數據,幫助公司構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以逐漸改進系統。
公司CEO B?rnich表示,「我們試圖通過具身化來解決智能的問題,數據多樣性就是其中的秘密。」
「雖然這一點沒有那么秘密了,但如果沒有安全和動態(tài)的機器人,就很難在現實世界中實現『智能』。」
1X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厚積薄發(fā),現任CEO兼創(chuàng)始人Bernt Bornich早在10年前就創(chuàng)立了這家公司,當初的名字還是Halodi Robotics。
但這十年,1X Technologies僅開始為企業(yè)用戶發(fā)貨,同時進行了多項技術開發(fā),包括世界上最高扭矩的扭矩-重量驅動伺服電機,用于模仿柔軟的肌肉運動。
重大的突破出現在2022年,1X開始與OpenAI合作,引入語言模型和具身學習模型,為機器人添加「智能」。
搭上了OpenAI的快車,1X的增長有如瞬間起飛,在去年3月就完成了2350萬美元的A2輪融資,由OpenAI創(chuàng)業(yè)基金領投。
今年1月,他們又在B輪融資中籌集了1億美元,兩輪融資籌集的總資金達到籌集的總資金達到近 1.37 億美元。
除了最近推出的面向消費市場的雙足類人機器人NEO,1X早先開發(fā)的用于執(zhí)行工業(yè)任務的輪式機器人Eve,已經在部署在多個實際場景中,例如移動設備、開門和完成訂單。
CEO兼創(chuàng)始人Bernt Bornich畢業(yè)于挪威奧斯陸大學,專業(yè)是機器人與納米電子學。
Bornich畢業(yè)后曾在多個公司從事開發(fā)工作,而且早在2014年就創(chuàng)建了1X,公司總部仍位于挪威。
發(fā)推官宣的Eric Jang本科和碩士均畢業(yè)于布朗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在谷歌機器人團隊擔任高級研究科學家,一待就是6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
必一運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