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現代家居生活中,掃地機器人已從最初供人嘗鮮的新奇科技產品,逐漸成為家庭日常清潔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隨著掃地機器人行業的迅速發展,諸多挑戰也紛至沓來。在感知與算法方面,設備性能的短板以及復雜環境下的算法困境,限制了掃地機器人向更高階段發展。與此同時,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價格競爭日益白熱化,這使得企業不得不在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之間尋找平衡。
那么,當前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現狀究竟如何?企業應采取何種發展策略?技術創新又有哪些方向?怎樣才能在價格與技術之間精準找到平衡點?帶著這些大眾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日前藍鯨科技與科沃斯機器人產品副總裁徐偉強展開了一場深入對話。
在智能家居領域,清潔機器人正逐漸成為家庭清潔的得力助手。根據Statista的數據,2024年全球清潔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15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以12%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隨著技術的持續革新,清潔機器人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掃地功能,正加速向多功能清潔設備轉型,涵蓋拖地、擦窗、清理角落等多元化清潔場景,更加貼合現代家庭多樣化的清潔需求。
不過,感知與算法方面的難題,成了掃地機器人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據了解,掃地機器人主要依靠激光雷達、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等設備來感知周圍環境,但這些感知設備存在性能短板。以紅外傳感器為例,它的檢測距離較短、角度范圍有限,對細小物件以及遠距離物體的感知能力欠佳。某機構研究表明,約40%的掃地機器人碰撞事故是由傳感器對特定物體感知失效導致的。
Bsports必一體育
鑒于此,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徐偉強說,“我們想做清潔,也想做便捷,智能是輔助兩者的,智能做得不好,清潔也做不好,它是一塊基石。那么該如何做?關鍵在于圍繞清潔與便利持續優化,深入深耕感知維度,增強機器人對環境的判斷能力,明確哪些區域需要清潔,哪些區域無需涉足。這就如同人類不斷提升自身感知能力一樣,我們也會在這方面持續探索、迭代。”
Bsports必一體育
而路徑規劃作為清潔機器人的核心算法之一,同樣面臨挑戰。目前常用的A-star算法、Dijkstra算法等在簡單環境下表現尚可,但在復雜環境中,計算量會呈指數級增長,導致其反應遲緩。徐偉強進一步表示,“當感知定位能力提升后,還需提升機器人的自主地面能力,使其在地面運行更加順暢,提高清潔效率,這同樣需要從智能維度尋求突破?!蹦敲?,如何從智能維度突破?徐偉強透露,將探索多傳感器融合和更先進的算法,從后融合到中融合再到前融合,不斷思考和研究相關技術和算法,包括引入AI大模型賦能。
而這些挑戰背后,反映的是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傳感器技術雖不斷進步,但在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集成方面仍存在差距,無法完全滿足清潔機器人復雜環境感知的需求。另一方面,算法研究側重于理論突破,在實際應用中的工程化落地面臨諸多難題,如計算資源限制、實時性要求等?!?
從市場大數據來看,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產品充斥市場。在低端市場,部分入門級掃地機器人價格已跌破千元大關,有些產品在促銷活動期間,售價甚至低至幾百元。而高端產品價格則一路飆升,達到四五千元乃至更高。例如,石頭P20 Pro售價區間在3999-4599元,科沃斯X8 PRO PLUS AI價格在5999-6599元。
這種兩極分化的價格局面,直觀地反映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新入局品牌試圖憑借低價策略快速搶占市場份額,老牌企業為穩固市場地位,也不得不推出價格親民的產品。價格競爭雖在一定程度上讓利于消費者,但也給企業運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突破困境,技術創新成為掃地機器人企業維系市場競爭力的“命門”。如前文所述,智能化與個性化功能的實現,高度依賴持續高強度的技術研發投入。企業需要在三大核心領域持續突破:AI算法優化、傳感器技術升級以及清潔系統革新。據權威數據統計,頭部掃地機器人企業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普遍在10%~15%區間。
對此,徐偉強對藍鯨科技記者表示,“對研發和技術而言,我們希望平臺化、模塊化,產生規模化,這是我持續要做的工作,讓產品形成規模,帶動供應鏈發展,把量拉上去,把成本降下來,讓更多人買得起高端技術產品?!?
在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企業還必須同步實施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例如,在原材料采購環節,企業可通過與供應商構建長期穩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采用集中采購模式,以此降低采購成本。
談及此,徐偉強感慨道,“今天的供應鏈不成熟,我就把供應鏈搞定,讓產品便宜下來,通過創新把量拉起來,解決用戶痛點,這里有很多的循環,我們一定會平衡好這件事。同時,我們深知做產品離不開供應鏈,因此會著力構建自身的供應鏈體系。一方面,通過規?;嵘б?;另一方面,積極聯合眾多生態伙伴與供應鏈各方,共同聚焦用戶痛點與技術難題,攜手開展技術創新?!?
“一款成功的產品,不僅要憑借先進技術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更要契合用戶的消費能力,做到讓用戶買得起。如果一項掃地技術雖卓越非凡,卻標價高達10萬元,那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而非能走進千家萬戶的實用產品。我們致力于將技術平民化,通過持續創新,運用算法實現軟件與硬件的有機融合,以軟件方式高效達成堆量策略。用戶關注的是最終結果,我們也將始終圍繞這一核心,積極探索,力求在價格與技術之間找到完美平衡。”徐偉強補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