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智能駕駛平權的時代來臨,我們需要對導航輔助駕駛(Navigation on Autopilot, NOA)在高速和城市場景中的應用對芯片算力做一個回顧。
2024年數(shù)據(jù)顯示,高速NOA的算力需求主要集中在200Tops區(qū)間,而城市NOA則顯著偏向5001000Tops的高算力區(qū)間,兩者在復雜性上的差異。
市場競爭格局中,英偉達以38.63%的份額領跑,特斯拉、華為、地平線等緊隨其后,國外廠商整體占據(jù)主導地位。未來三年,高算力芯片(100Tops以上)將成為趨勢,以滿足高階智能駕駛的需求。
本文將從算力分布與市場格局兩個維度展開分析,并探討智能駕駛芯片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高速NOA的場景相對單一,以高速公路的線性路徑和較低的動態(tài)交互為主,100Tops左右的算力已足以支持其感知、決策和控制需求,英偉達的Orin N(算力約84Tops)和地平線E/M等芯片,已成為高速NOA的主力選擇。
◎城市NOA對算力的需求顯著更高示,城市NOA的算力以500-1000Tops區(qū)間為主,占比44.58%。
其次為100-200Tops區(qū)間,占比34.74%,城市道路的復雜性,包括密集的交通流量、多樣的行人行為以及頻繁的信號燈和路口決策,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來處理多傳感器融合和實時路徑規(guī)劃。
500~1000Tops的算力區(qū)間對應如英偉達Orin X(254Tops起步)、華為MDC610(400Tops)以及特斯拉FSD2.0等高性能芯片,城市NOA對高算力的依賴已成為行業(yè)共識。
以100Tops為分界點,高速NOA和城市NOA的算力需求形成鮮明對比。高速NOA的實現(xiàn)門檻較低,現(xiàn)有技術已較為成熟,而城市NOA則需要突破更高算力瓶頸,推動芯片廠商加速研發(fā)更高性能產(chǎn)品。
2024年,高速NOA及以上智能駕駛芯片市場呈現(xiàn)國外廠商主導、國內廠商追趕的格局。
◎英偉達以38.63%的市場份額穩(wěn)居首位,其Orin系列芯片廣泛服務于理想、蔚來、小鵬、小米等新勢力品牌。理想(24.21%)和蔚來(18.85%)是其核心生態(tài)伙伴,英偉達在高算力芯片市場的強大滲透力。
◎特斯拉以23.43%的份額位居第二,憑借自研FSD芯片在封閉生態(tài)中占據(jù)一席之地。
◎華為以17.2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主要依賴問界(71.14%)的銷量支撐,同時通過HI模式拓展至阿維塔(11.59%)和智界(10.43%)。
◎地平線%的份額位列第四,其生態(tài)高度集中于理想Pro版(79.44%),顯示出一定的客戶依賴性。
◎相比之下,Mobileye(4.28%)和德州儀器(TI,4.18%)的市場份額較小,前者局限于吉利體系,后者雖服務于寶駿、iCAR等品牌,但未顯著拉動銷量。其他廠商如黑芝麻、高通等僅占1.59%,影響力有限。
華為和地平線的表現(xiàn)為國產(chǎn)芯片提供了發(fā)展范例,但與英偉達、特斯拉的差距仍需時間彌補。
◎2024年出貨量較高的智能駕駛芯片以低算力產(chǎn)品為主,如Mobileye EyeQ4、地平線Tops以下,主要應用于前視一體機或輕量行泊一體域控,滿足L2級智能駕駛需求,廣泛搭載于銷量較高的中低端車型。
◎與此同時,高算力芯片如Orin X、MDC610、FSD2.0等雖已量產(chǎn),但由于成本較高,主要服務于高端車型,出貨量相對有限。
● 從銷量和出貨量兩個維度看,低算力芯片占據(jù)市場主導地位,但隨著高速NOA的普及,100Tops左右的芯片(如Orin N、J6E/M、高通8650)正在快速崛起,2025年會完全不一樣了。
必一運動sport網(wǎng)頁版登錄
當前量產(chǎn)的智能駕駛芯片以100Tops以下為主,滿足L2及部分L2+需求。
未來三年,隨著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普及,芯片算力將向100Tops以上遷移, 遠期規(guī)劃中算力更高的芯片成為廠商競爭焦點,英偉達的Thor系列預計2025年后推出,算力高達2000Tops。
◎從2021年至2027年的產(chǎn)品布局看,智能駕駛芯片的算力升級路徑清晰可見。
◎2021-2023年,低算力芯片(如EyeQ4、J3)占據(jù)主流,服務于L2市場。
◎2024年起,高算力芯片開始密集量產(chǎn),例如英偉達Orin X、華為MDC610、地平線年,Thor系列(2000Tops)將逐步亮相,瞄準L4及以上場景。
芯片廠商對市場需求的精準預判,短期內鞏固100~200Tops區(qū)間的產(chǎn)品布局,中長期則押注500Tops以上的高算力芯片,以搶占城市NOA和全場景自動駕駛的市場先機。
◎英偉達憑借開放的生態(tài)體系,與理想、蔚來、小米等新勢力深度綁定,覆蓋從高速NOA到城市NOA的多場景需求。
◎地平線雖在理想Pro版中占據(jù)主導,但生態(tài)廣度有限,未來需突破單一客戶依賴。
● 技術層面,多傳感器融合、AI算法優(yōu)化和高算力芯片的協(xié)同發(fā)展將成為趨勢。
城市NOA需要處理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多源數(shù)據(jù),依賴芯片提供強大的并行計算能力,軟件算法的迭代(如特斯拉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優(yōu)化)也將推動芯片算力的高效利用,降低硬件成本壓力。
小結2024年的智能駕駛芯片市場呈現(xiàn)出算力分化與競爭加劇并存的特征。高速NOA以100Tops左右為基準,城市NOA則向500~1000Tops靠攏,100Tops成為高階智駕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