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企業融資金額巨大,而研發的資金需求量同樣如此。盡管大模型是核心技術之一,但部分企業和投資人,對于機器人企業自研大模型心有顧慮。
11月,銀河通用機器人公司宣布完成了新一輪的5億元戰略融資。在6月份,它的天使輪融資已經達到7億元;11 月 4 日,星海圖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宣布完成超過2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了高瓴創投、螞蟻集團以及米哈游等;同在11月,北京達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也完成了近億元的融資,資金用于的研發投入以及人才、技術壁壘的構建。
據機構統計的數字,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賽道融資案例55起,比去年同期增加21起。投資人說機器人才是今年的吞金獸。
Bsports必一體育
“我覺得AI落地到硬件里面,機器人是最大泛化性的一個應用。”經緯合伙人萬浩基在年末的一場分享會上表示。
2024年,企業和投資人的眼光轉向的應用端,而不再只是本身。這種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軟的應用,比如用于聊天陪伴型的軟件貓箱,人工智能對既有辦公工具的改造如微軟的Office軟件等;人工智能的另一個重大應用方向是硬件,機器人、智能眼鏡等都在此列。
萬浩基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關注AI與機器人,其中花在機器人上的時間比AI軟件應用的時間也更多。經緯參與的項目,包括了當下熱門的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宇樹科技等。
“這個行業今天確實非常火,我們看著每一個機器人公司的估值這樣漲上去。這個行業這么瘋狂,大家都怕錯過。”萬浩基表示,“我們作為早期的投資人肯定是開心,因為早期投入進去的公司,他們的估值上漲非常地兇猛,非常快。”
“從我們一線的視角來看,機器人的創業難度非常高。這也是為什么資本需求量很大。”銀河通用副總裁陳旸在同一場交流會上表示,現在機器人處于技術、產品和商業“三線盲探”的階段。
從技術上看,一個機器人可以分拆成交互的智能、操作的智能以及移動的智能,包括視覺的各種路徑還沒有收斂;從產品上來看,現在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形態,足式、輪式等各不相同;從商業化來看,是在各個場景廣撒網,還是在一些特定場景做深做實,也需要企業探索。
“我們如何在三線盲探的情況下持續把它落地,這是我們的一個壓力。”陳旸表示。
“我覺得今天絕大部分機器人公司都在做Demo(樣品)”萬浩基說,除了最重要的技術問題,投資人關注這些機器人公司如何把研究落地到真實的場景,而不僅僅是給投資人展示一段幾分鐘的酷炫視頻,因為在真實世界里機器人是需要完成具體的任務,甚至是需要7x24小時運轉的。
相對于協調動作的小腦,以及硬件本體,機器人現在更需要補足的是負責智能的大腦功能。但部分機器人企業對于自己研發大模型有所顧慮,他們在等待超大型企業給其提供一個大模型的底座。
“可能我的想法和其他團隊不一樣,我覺得國內很多人形機器人公司,他們研發大腦的話,大概率都會白研發。”一家新三板上市的機器人企業董事長對第一財經說。
大模型的訓練成本高昂,往往萬卡起步,動輒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投入。這超出了初創公司,甚至是不少上市公司的財力范疇。在一些機器人企業看來,國內能撐起大模型訓練的企業是字節跳動、百度、騰訊或者華為這樣的公司。
“像我們這樣的一些人形機器人公司,資源完全不可能達到這樣一個體量。”上述機器人企業董事長表示。
“我們看大模型,數據量小的時候,通用性一定跑不出來。我們核心要追求通用性,所以要追求大數據量。”陳旸說。
但真實世界的機器人訓練數據稀缺而且太貴。以至于盡管這些機器人企業融資規模不小,但還遠遠不足以支撐自己去做大規模數據采集。
“如果把資金用于大規模采集數據,(融資)資金量應該說是九牛一毛。我們測算過,如果要用真實采集的數據,可能是千億美金級別的需求量。”陳旸表示。
企業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仿真數據道路上探索機器人成長。但仿真數據所訓練出來的機器人,效果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我們現在能夠找到的路徑就是仿真數據,銀河通用目前就是以仿真數據為主。”在此基礎之上,銀河通用表示能做出“可以接受的效果”。
投資機構將大模型視作手機行業的安卓系統,或者電腦行業的Windows系統。
“大模型在今天整個AI里面,其實更像是一個底座,底座是一個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統)。最終是否能賺錢不一定,或者能賺錢的公司其實非常少。在PC年代,也就只有一家可以在上面做應用的公司。”萬浩基認為,從一個風險投資機構的角度,當然要關注大模型,“可是我覺得從投資回報來講,肯定是AI應用的機會跟投資回報遠高于大模型。”
安卓系統是手機的底層操作系統,目前占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它擊敗了為手機開發的操作系統,以及曾經手機王者諾基亞的操作系統。當下中國的手機廠商比如小米、OPPO等在全球占據很大市場份額,但底層操作系統都是基于安卓;微軟的Windows則一統電腦操作系統,超量的軟件與之適配,從而形成一個其他競爭者難以與之抗衡的生態。
部分機器人企業擔心,一旦科技巨頭的大模型開發成功,其分發的邊際成本是極低的。比如安卓和微軟都可以在線升級其系統版本,而相應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假設字節做這個事情,他一旦把大腦訓練出來,那么他第二步想干嘛?他一定會盡可能快地去推廣,讓它的大腦和所有的計算都適配。其他公司研發大腦還有啥用?現在像英偉達,像特斯拉,他們就已經在做這個事情了。”上述機器人企業董事長表示,“現在的手機行業和電腦行業,除了Windows、安卓、蘋果的系統自己用,除了這種級別的公司,還有哪個做的操作系統能競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