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英文縮寫MSIF,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來自多種傳感器的多源信息進行自動綜合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智能汽車是實現智慧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需要具備環境感知能力,而環境感知依靠多個、多類型傳感器來采集信息,單一、同類型傳感器無法滿足多樣化信息采集需求。智能汽車通常采用的傳感器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這些傳感器分布在汽車的不同位置,可以收集不同環境信息。《2025-2029年中國多傳感器信息融合(MSIF)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可以將多樣化、復雜化的環境信息進行綜合處理,進而判斷道路環境,能夠提高傳感器系統的感知能力,提升信息處理的精確度與可靠性,最終目的是消除單個傳感器的局限性,提供全面且準確的環境感知信息,為智能汽車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決策依據。多傳感器信息融合需要同時處理多種傳感器的大量信息,其計算速度、識別精度、兼容性、協調能力、并行處理能力等要求高。按照數據處理方法來看,多傳感器信息融合主要包括分布式、集中式、混合式三種體系結構。分布式是各個傳感器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后,傳遞給信息融合中心進行綜合分析,特點是通信帶寬要求低、計算速度快、結果精度較低;集中式是各個傳感器將收集到的信息直接傳輸給信息融合中心進行綜合處理,特點是結果精度高、對中央處理器性能要求高;混合式是部分傳感器采用分布式,部分傳感器采用集中式,特點是適應性強、穩定性強、結構復雜。除了智能汽車領域外,多傳感器信息融合還可以應用在軍事、工業控制、安防監控、飛行器、機器人、智能檢測等領域。我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相關裝備主要有無人機、輕型飛機等,可以廣泛應用在物流、測繪、航拍、旅游、教育等領域,例如在無人機中,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在目標識別、目標運動狀態確定、目標跟蹤等方面作用重要。人士表示,我國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研究與應用正在不斷深入。大連理工大學成功實現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旋翼無人機集群視覺伺服地面目標跟蹤技術;合肥中科自動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申請“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的智能物流轉運車”的專利;北京魔門塔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一種多傳感器數據的融合方法、裝置及系統”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