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近日列出了其評選的本年度全球機器人五大趨勢。這個總部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組織認為,對自動化的不斷增長的需求源于技術創新。
IFR指出,2022年全球運營機器人數量達到了約390萬臺的新紀錄。每1萬名人類工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即機器人密度)上升至151臺。在其最新的報告中,該組織提到了一些與2022年和2023年不同的趨勢。下面五點是機器人大講堂關于IFR對于2024年全球機器人的五大趨勢的分析:
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使用人工智能的趨勢正在持續增長。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現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這種人工智能的子集專門用于從已學習的數據中創建新內容,而像ChatGPT這樣的工具使得生成式人工智能變得流行。
機器人制造商已經開始開發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界面,這使得用戶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而不是代碼更直觀地編程系統。專家們預測,工人將不再需要專門的編程技能來選擇和調整機器人的動作。
IFR表示,另一個技術結合的例子是使用預測性人工智能來分析機器人性能數據并預測設備的未來狀態。預測性維護可以幫助制造商節省機器停機成本。
據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報道,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每小時的非計劃停機成本估計為130萬美元。這突顯了預測性維護在節約成本方面的潛力。
機器學習算法還可以分析多個執行相同過程的機器人的數據以進行優化。一般來說,機器學習算法獲得的數據越多,其表現就越好。
Bsports必一體育
人機協同依然是機器人領域的主要趨勢。傳感器、視覺技術和智能夾持器的快速發展,使得機器人能夠實時響應環境變化,從而安全地與人類工人協同工作。
人機協同機器人應用為人類工人提供了新工具,幫助他們分擔工作并提供支持。人機協同機器人可以協助執行需要重物搬運、重復動作或在危險環境中工作的任務。
機器人制造商提供的人機協同應用范圍繼續擴大。最近的市場發展情況是,由于熟練焊工的短缺,人機協同焊接應用有所增加。
“這種需求表明,自動化并沒有導致勞動力短缺,而是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IFR表示。“因此,人機協同機器人將補充——而不是取代——對傳統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后者以更快的速度運行,因此對于提高生產力、應對緊張的產品利潤將仍然非常重要。”
此外,IFR指出,新的競爭者正進入市場,專門關注人機協同機器人。人機協同機械臂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在移動機械手中的結合提供了新的案例,可能會擴大對人機協同機器人的需求。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表示,移動機械手可以自動化汽車、物流或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物料搬運任務。它們結合了移動機器人的移動性和人機協同機械臂的靈活性。這使得它們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導航并操縱物體,這對于制造應用至關重要,IFR表示。
這些機器人配備了傳感器和攝像頭,可以執行檢查和維護機械和設備的任務。移動機械手的一個優勢是它們能夠與人類工人協作并提供支持。熟練勞動力的短缺以及申請工廠工作的人員不足可能會增加需求。
Bsports必一體育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表示,數字孿生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優化物理系統性能的工具,而這正通過創建虛擬副本實現這一點。由于機器人在工廠中的數字化集成度越來越高,數字孿生可以利用它們的現實世界操作數據運行模擬并預測可能的結果。
由于數字孿生僅作為計算機模型存在,因此可以在不產生安全影響的情況下進行壓力測試和修改,從而節省成本。在觸及物理世界之前,可以檢查所有實驗。數字孿生可以彌補模擬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鴻溝。
機器人技術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被設計用于在各種環境中執行多種任務。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和一些行業觀察者認為,這種類似人類的雙臂雙腿設計使得這些機器人能夠在為人類打造的環境中靈活使用。因此,公司可能更容易將人形機器人集成到現有基礎設施和設施中,如倉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40+20!38+12!歷史第一,超級狀元秀打瘋了,誰能擋得住天賦迸發
被大49歲的謝賢養了12年,拿2000萬分手費走人的coco,如今怎樣了
立德機器人平臺,是一個集媒體品牌、智庫咨詢、投資孵化、引智招商為一體的機器人垂直領域服務平臺
BLG七擒TES!369淪為突破口!解說直言:369太想和bin正面對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