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至6日,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會展中心舉行。作為全球科技界的風向標,MWC2025吸引了300多家中國企業參展,華為、榮耀、樂聚等品牌以5G-A與AI深度融合的技術矩陣,吸引眾多觀眾注意。在開幕當天,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更與樂聚
成為本屆MWC鏡頭“寵兒”的“夸父”,是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配備了由深開鴻基于開源鴻蒙系統研發的KaihongOS系統,并接入了哈工大賽爾實驗室的“活字”大模型,擁有強大的實時感知、決策和交互能力。
除了“夸父”,中興通訊和四川天鏈合作的“Tina”則在MWC上首次亮相。展會現場,“Tina”不僅能與參觀者進行自然流暢的對話,還能主動邀約拍照、贈送禮物等,整個過程絲滑平穩,展示出了高度的交互性和智能性。
據悉,在網絡、算力、大模型等多個方面提供了強大支撐。其中,在網絡方面,的無線網絡具備大上行、低延時、高可靠等特性,為機器人提供了穩定高效的通信保障;在算力方面,AIR RAN的靈活算力可實現機器人“邊腦”的實時賦能;在大模型方面,部署在算力基站上的中興星云多模態大模型為“Tina”人形機器人賦予了語言理解和運動決策能力。
必一運動
此外,參展的華為、榮耀等深圳企業,雖未直接推出人形機器人,但其5G-A、AI算力基站、端側AI芯片等技術,為機器人提供了底層支撐。比如,華為的毫米波通信技術,為機器人高清視覺數據傳輸提供超高速通道;榮耀的AI手機端側大模型,與機器人形成“端-云-機器人”聯動生態等。
那一頭的人形機器人在大洋彼岸開展社交,展示“深圳造”實力,這一頭具身智能機器人政策也陸續發布,多線日,深圳印發了《深圳市加快打造
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2026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兩份重磅文件,體現了深圳在與機器人領域的戰略雄心,也釋放了多重信號。其中,《深圳市具身
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到,到2027年,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企業20家以上,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看到政府在大力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及相關應用場景的落地,我們實在太高興了。”數字華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公共關系負責人吳為表示。數字華夏(深圳)成立于2024年3月,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夏瀾”,因擁有與人類相似的面孔及會做多種表情,一經推出便受到廣泛關注。
當前,全球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正在迎來一種新范式——從“炫技”到實用。深圳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智平方創始人兼CEO郭彥東近日在接受界面新聞的采訪時表示:“機器人必須從‘能跑能跳’轉向‘能工作’,擁有泛化的智能操作能力才是下一代機器人競爭的核心。”言外之意,衡量一個機器人的實力不能只看Demo演示(如疊衣服、搬箱子、翻跟斗),而需關注其是否具備泛化能力。
屬于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的“高光”時刻仍在繼續。根據市場研究數據顯示,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18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28年的13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0.2%。而中國市場的表現更為亮眼,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8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60%。
必一運動
受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等政策利好影響,3月4日,人工智能概念股午后拉升,
漲20%、樂鑫科技漲超7%、云天勵飛-U漲超6%。3月5日,人形機器人板塊仍表現強勁動力,漲幅居前。事實上,在此之前,
股便已好消息不斷。地平線機器人獲納入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調整將于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該消息讓股價連漲四天,漲幅達34.57%。此外,優必選則獲花旗上調目標價超100%至142港元,并被認為是“下一個特斯拉”,近一周累計上漲24.51%。有消息稱,眾擎機器人近日已完成新一輪2億元融資,融資估值為15億元人民幣,下一輪估值預計25億元人民幣。
“毫不夸張地說,火爆的那幾家機器人企業,把錢遞上都不一定還能搶到投資份額。”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道,目前,長三角地區有兩家公眾熟悉的人形機器人公司,正在準備IPO相關工作。